白藤为笈竹为筬,小阁三间取次成。
笙典珠坟闲捃拾,秦灰汉粕日纵横。
櫩高不放梅黬入,芸细何愁蠹茧生。
愧我钞书渐零落,匹如残月配长庚。
拙宜园补题三首为杨耑木赋 其二 巢经楼
白藤为笈竹为筬,小阁三间取次成。
笙典珠坟闲捃拾,秦灰汉粕日纵横。
櫩高不放梅黬入,芸细何愁蠹茧生。
愧我钞书渐零落,匹如残月配长庚。
【注释】:
- 《庄子·天地》:“故夫解牛之官失其数,而乃以尸祝观之。”
- 《礼记·祭法》:“王立七庙,一池,一坛,一圭,一璧,一珪,一璋,一璧。”
- 《诗经·小雅·鹿鸣》:“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 《后汉书·张衡传》:“天之去人不远也,其在山川湖海之间耳,或大川、巨泽,则龙之所宅也;其流布天下者,皆注于中国矣。”
- 李商隐《蝉》诗:“秋蝉多悲声,况复归故乡。孤城临高台,迢递送君命。”
- 《左传·僖公十六年》:“子鱼曰:‘岁在甲午,以公元年。”
- 《史记·李斯传》:“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逐狡兔,岂可得乎?”
- 《晋书》:“王导性至俭,每宴见,唯下七奠菜,渴无异色。”
- 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世说新语》:“谢安年少时有令名,尝言:‘我卒当以此自宁’。”
- 《晋书》:“谢玄好服食养性,常饵方术,栖神林泽。”
- 白居易《问刘十九》诗:“绿蚁酒阑人散后。”
- 杜甫《客至》诗:“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 杜牧《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 杜甫《登高》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苏轼《前赤壁赋》:“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赏析】:
这是一首五绝,写于作者隐居的拙宜园中。此诗是诗人对友人杨端木所作的赠诗,共三首。此篇为第二篇。
“白藤为笈竹为筬”句,写藏书用的器具。“白藤”,即指白藤纸。古人书写用竹简、木板(称为椠),刻书则要用木板。白藤纸是用藤皮加工制成的一种纸张,质地轻薄,便于保存书籍。
“小阁三间取次成”句,说明拙宜园中的书房很小,只有三个小屋。“取次成”即随意而成。
“笙典珠坟闲捃拾”二句,写读书之乐。“笙典”指《礼记》。《礼记》中有不少关于音乐的内容。《诗经》、《楚辞》中也有大量音乐方面的诗歌。这里说,我一边读《礼记》,一边吟诵《诗经》,同时还要随手捡一些《楚辞》中的篇章来读。“秦灰汉粕日纵横”。秦代和汉代的遗文典籍堆积如山,随便翻阅,就像日月星辰一样灿烂辉煌。
“櫩高不放梅黬入”、“芸细何愁蠹茧生”两句,是说自己读书勤奋,不怕辛苦。“櫩”同“架”,“黬”同“霉”,“芸细”指书页很薄。这两句意思是说:书架上虽然有厚厚的一层书,但我不把它们放在架子上压着它,所以书页没有受潮变黑,也没有长虫蛀洞。这两句是说自己勤奋读书,不怕辛苦。
“愧我钞书渐零落”二句,写自己的读书情况。“惭”“愧”同义,都是表示惭愧的意思。“钞”,抄写。“零落”,指书页残缺。这两句意思是说:我因为读书太勤快了,所以书渐渐都丢失了。这两句是说自己读书太勤快了,所以书渐渐都丢失了。
写自己对读书的态度和感慨。“匹如残月配长庚”是说:我像那残月一样孤独地挂在天空,与长庚星相随相伴。长庚星是北斗七星之一,古人常用来比喻老人或长寿的人。这两句是说自己孤独地坐在书房里,像那残月一样,独自面对茫茫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