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萧条甚,残黎尚保居。
租苗催转急,粟廪散成虚。
轑釜分邻饭,迎门止客车。
呼童买麋肉,一饱虎狼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夏的作品,内容描述了作者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和人民的生活状况,以下是逐句释义:
市井萧条甚 —— 描述的是城市中的景象,市场和街道都显得冷清、萧条。
残黎尚保居 —— 指那些贫困的人们仍然设法维持着居住的地方。
租苗催转急 —— 农民被征收了高额的租金和税收,生活变得困难。
粟廪散成虚 —— 粮仓里的粮食因为税收而变得空虚。
轑釜分邻饭 —— 人们为了节约食物,开始共享别人的饭菜。
迎门止客车 —— 人们为了避免负担,选择不出门或少出门。
呼童买麋肉 —— 孩子们在街头卖力地叫卖麋鹿肉,希望能换得一点钱来购买食物。
一饱虎狼馀 —— 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们勉强维持了生存,但生活仍然艰难。
译文:
市井萧条景象显,贫民仍守屋舍间。
税重租催人困顿,空粮库里食难圆。
邻居共享锅碗餐,家门紧闭避风烟。
童儿叫卖麋肉卖,仅能解饿免饿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当时社会底层百姓的艰难生活。作者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诗中的“市井萧条”、“租苗催转急”、“栗廪空”等词语,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那个时代的不满和同情。同时,诗人也通过对儿童卖麋肉的描写,反映出人民生活的艰辛和对温饱问题的担忧。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