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益作将军,百虫各率职。
周官去䵷黾,庶蛊攻必力。
苟或害田功,恶其伤稼穑。
食苗心曰螟,食苗叶曰𧈱。
食苗根曰蟊,食苗节曰蠈。
秉卑炎火焚,田祖首罚殛。
嗟蛓本末微,坏户易潜匿。
花儿匠太慵,扫除失记忆。
主人五亩园,曝书亭在北。
树之桃李梅,三面少柴棘。
履道坦且幽,穿径曲而仄。
薰风来自南,绿阴净如拭。
睍睆黄鸟音,缤翻翠禽翼。
藻景爱静观,悠然意独得。
不意蛰者苏,斗生累千皕。
缥碧黄朱斑,文采假缘饰。
依倚族类繁,党附蛅蟖䘃。
诵诗三百人,其名或未识。
上树少却行,缘裳无惧色。
一毛散空际,中者立受厄。
小儿女至顽,敢怒不敢即。
传闻官虾蟆,嘘气出胸臆。
之虫在林梢,蠢动自颠踣。
又闻小花鹰,飞掠来海国。
惯伺之虫尝,不避弋人弋。
二者均莫致,俾尔横暴极。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蛓(一种小虫子)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思考。下面是逐句的详细翻译和赏析:
- 化益作将军,百虫各率职。
- 译文:化益作为将军,各种虫子各司其职。
- 注释:化益可能是诗人自比,以将军自喻,强调自己的领导地位和责任感。各种小虫子各司其职,反映了生态系统中不同角色的重要性。
- 周官去䵷黾,庶蛊攻必力。
- 译文:周朝官员除去了有毒的黾类,庶蛊的攻击力一定强大。
- 注释:周朝官员可能是指古代的官吏或治理者,他们通过清除有害的小虫子,保护了农作物不受侵害。庶蛊的攻击力强大,意味着这种小虫子能够有效地控制害虫。
- 苟或害田功,恶其伤稼穑。
- 译文:如果有害于农田的工作,那就厌恶它伤害庄稼。
- 注释:农田工作对于农民来说至关重要,任何损害农田的行为都是不被容忍的。这里反映了诗人对农业的重视和对害虫的厌恶。
- 食苗心曰螟,食苗叶曰𧈱。
- 译文:吃嫩苗心脏的是螟虫,吃嫩苗叶子的是𧈱(一种害虫)。
- 注释:螟虫和𧈱都是危害农作物的害虫,它们会吃掉嫩苗的心部和叶子部位,导致农作物受损。
- 食苗根曰蟊,食苗节曰蠈。
- 译文:吃嫩苗根部的是蟊虫,吃嫩苗茎节的是蠈。
- 注释:蟊虫和蠈也是危害农作物的害虫,它们会吃掉嫩苗根部和茎节部位,进一步削弱植物的生长。
- 秉卑炎火焚,田祖首罚殛。
- 译文:手持炽热的火焰烧毁,田神首先惩罚。
- 注释:这里的“田祖”可能是指掌管农业的神,手持火焰烧毁害虫,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利用。首罚殛意味着首先受到惩罚,强调了法律和秩序的重要性。
- 嗟蛓本末微,坏户易潜匿。
- 译文:感叹蛓虫的本末微小,容易破坏房屋并隐藏起来。
- 注释:蛓虫微小但破坏力强,它们可以破坏房屋的结构,使人们无法居住。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小虫子破坏力的担忧。
- 花儿匠太慵,扫除失记忆。
- 译文:花儿匠太懒惰,扫除却忘记了过去。
- 注释:花儿匠可能是指负责园艺的人,他们可能因为懒惰而忘记过去的园艺技巧和方法。这里反映了诗人对于园艺工作的反思和对勤劳精神的赞赏。
- 主人五亩园,曝书亭在北。
- 译文:主人拥有五亩园地,曝书亭位于北方。
- 注释:五亩园地可能是指诗人自己种植的花园,曝书亭则是读书、写作的地方,位于北方,可能靠近河流或湖泊。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知识的追求。
- 树之桃李梅,三面少柴棘。
- 译文:树木上种植有桃、李、梅树,三面缺少柴草和荆棘。
- 注释:桃、李、梅树是常见的果树品种,诗人在树木上种植这些果树,说明他喜欢园艺和自然之美。三面缺少柴草和荆棘可能表示他的园地需要更多的植被覆盖,以增加美观度和防护能力。
- 履道坦且幽,穿径曲而仄。
- 译文:行走的道路平坦而且幽深,穿过小径曲折而狭窄。
- 注释:道路平坦且幽深可能意味着园地内部的道路设计巧妙,既方便行走又具有一定的隐秘性。小径曲折而狭窄则表达了园内小路的独特性和趣味性。
- 薰风来自南,绿阴净如拭。
- 译文:南风吹来,绿色阴凉像刚刚擦洗过一样明亮。
- 注释:南风吹来带来了清新的空气和凉爽的温度,使园地内的植被更加茂盛,绿阴如洗则表示园内树木繁茂,遮挡住了阳光,使得阴凉处更加明亮,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
- 睍睆黄鸟音,缤翻翠禽翼。
- 译文:黄昏时黄鸟鸣叫声声,翻飞着翠色的鸟儿翅膀。
- 注释:黄鸟的鸣叫声声悦耳动听,翠色的鸟儿翅膀翻飞生动形象,展示了园地内鸟类的生活场景,增添了自然美的氛围。
- 藻景爱静观,悠然意独得。
- 译文:欣赏着水面上的藻影静静地观望,悠然自得地独自享受这份宁静。
- 注释:水面上的藻影是大自然的美景之一,诗人在这里欣赏着这宁静的自然景象,独自享受这份宁静和美好。
- 不意蛰者苏,斗生累千皕。
- 译文:没有预料到蛰伏的生物苏醒了,争斗中产生的力量足以让成千上万的生命受到影响。
- 注释:蛰伏的生物包括许多种类的昆虫和动物,它们的苏醒和争斗可能导致生态环境的变化和生命的损失。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斗争和生态平衡的关注。
- 缥碧黄朱斑,文采假缘饰。
- 译文:色彩斑斓如同缥碧、黄朱一般,华丽的外表只是虚假的装饰。
- 注释:这里描述了小虫子的颜色鲜艳多彩,但这种美丽只是表面上的,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价值。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表面现象与内在价值的区别。
- 依倚族类繁,党附蛅蟖䘃。
- 译文:依附同类繁多,跟随蛅蟖蛫䘃等虫类。
- 注释:这里提到了几种有害的小虫子,它们依附同类繁多,表明这些小虫子之间形成了紧密的联系。跟蛅蟖䘃等虫类则表明这些小虫子与其他类似的生物相互影响和依赖。
- 诵诗三百人,其名或未识。
- 译文:朗诵诗歌三百遍,其中的名字有些人可能还不认识。
- 注释:这里可能是诗人为了教育他人而朗诵了许多诗歌,但是其中的一些名字可能被人们所忽略或者不熟悉。这反映了诗人对教育的渴望以及对知识的传承的关注。
- 上树少却行,缘裳无惧色。
- 译文:走上树梢少一些活动,穿着衣裳也没有恐惧之色。
- 注释: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树上轻松自如、毫不畏惧的形象。上树少却行可能表示诗人在树梢上进行一些活动,不需要过多的移动;而缘裳无惧色则表现了诗人穿着衣裳时内心的平和与自信。
- 一毛散空际,中者立受厄。
- 译文:一根毛散落在空中,中间部分的人立即会受到厄运。
- 注释:这里可能是一个寓意深刻的比喻,一根毛象征着细小的事物或微不足道的机会,而中间部分的人代表着处于中间位置的人或事物。这个比喻暗示了机会总是偏向某些人或某些事物,而那些处于边缘的人或事物往往更容易受到厄运的影响。
- 小儿女至顽,敢怒不敢即。
- 译文:小孩儿非常顽皮,虽然生气也不敢直接表现出来。
- 注释:这句诗描绘了小孩儿顽皮而又胆小的性格特点。敢怒不敢即可能表示小孩子在生气的时候不敢直接表达出来,而是选择忍耐或者逃避的方式。
- 传闻官虾蟆,嘘气出胸臆。
- 译文:听说官虾蟆能发出声音,从胸腔里呼出气流。
- 注释:这里可能是诗人根据民间传说或者观察到的现象来创作的一种想象性的描写。官虾蟆可能是一种传说中的生物或者虚构的形象,而嘘气出胸臆则描绘了这种生物发出声音的过程,让人感到神奇而又有趣。
- 之虫在林梢,蠢动自颠踣。
- 译文:那些虫子在树林的顶端,蠢蠢欲动却自取灭亡。
- 注释:这句诗描绘了那些虫子在树林顶端的行为和结果。蠢动自颠踣则表达了虫子虽然想要行动但最终却导致了自身的灭亡。
- 又闻小花鹰,飞掠来海国。
- 译文:又听到小花鹰飞掠而来,进入海国的范围。
- 注释:这里可能是诗人根据民间传说或者观察自然界的景象来创作的一种想象性的描写。小花鹰飞掠来海国的范围可能是指小花鹰在飞行过程中到达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海国。
- 惯伺之虫尝虫种,朋比党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