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头石缥缈,岂异一片云。
有时风雨过,独立云中君。
安得五丁手,移置长水濆。
【注释】
南山杂咏:指《楚辞·九歌》中《山鬼》和《国殇》等篇。
片云石:指山中的一块巨石,因形似飘浮的白云而得名。
“峰头石”二句:形容石头高耸如云,巍峨壮观,仿佛与天相接。
“安得五丁手”二句:传说古代蜀地有五个人能徒手移山,他们手持铁锤凿子,用力凿去岩石,然后运走岩石,所以把移山的人称为“五丁”。这里用此典比喻要移开这巨石。
【赏析】
此诗写诗人登上了一片高峻挺拔的山峰,远眺四周景色,并由此而联想到神话传说中的五丁移山的奇迹,进而抒发了自己壮志凌云、胸怀祖国的豪情。全诗以景托情,寓情于景。首句描写山巅之石;次句由石之高耸引出对神仙之境的遐想;第三句想象神仙乘风而行;末句则化用典故,表现自己渴望为国效力的愿望。
诗的前两句写登山所见。“片云石”,是作者登山时看到的一座奇形怪状的石头(即所谓“仙石”),它孤零零地耸立在山顶上,好像一只漂浮的云朵。“岂异一片云”,是说它的形状多么像天上的白云啊!一个“岂异”字,既写出了诗人对这一奇观的惊奇之情,也流露出他对自然界这种奇妙现象的赞叹之情。
“有时风雨过”一句,是对前两句景物变化过程的具体描绘。当风雨过后,云雾散尽,那片云一般的山峰便露出了真面目,更显出它的高峻雄伟。“独立云中君”一句,更是诗人对这座山峰的赞赏之词。他站在山峰之上,放眼四望,只见云雾缭绕,峰峦叠翠,恍若置身于仙境。他不禁想起神话传说中,有一位名叫赤精子的仙人,曾骑赤龙驾祥云来到昆仑山上,拜见西王母,并从她那儿学来了长生不老的道法。如今他站在自己的山峰上,也觉得自己像那位仙人一样,能够自由翱翔于九天之外了。“独立”二字,既写出了他在山峰上那种超然物外、卓尔独立的神态,也表达了他对自己将来能够大有作为的自信和自负。
最后两句,作者又进一步发挥了上面的想法。他想到如果自己能够有办法移开这巨石,那就更好了!因为他相信,有了这样一座巍峨的山峰,就足以显示他的抱负和才能。然而遗憾的是,要想移开这样一座大山是不可能的。因此,他只能幻想着自己能有五样神力的手来帮他移走这块巨石。这里,他运用了一个典故:传说古代蜀地的五个人能徒手移山,他们手持铁锤凿子,用力凿去岩石,然后运走岩石,所以把移山的人称为“五丁”。他希望借助这个典故来表明自己要为国家建功立业的决心。然而他毕竟只是一个普通的文人,并没有神奇的神通,所以只好以神话传说来表达自己的愿望。
这首诗写得很有气势,语言简练而富于韵味。特别是后两句的设想很富有浪漫色彩,读来令人感到新鲜而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