朅来给孤园,玩此萨埵石。
石上生莓苔,千年晕浓碧。
不见饲虎人,且铺苮草席。

【注释】

朅(qi爵):通假字,“蹶”的古字,意为走。

萨埵(tuo拓):梵语saúta音译,即“萨埵”。《楞严经》卷八:“萨埵石者,是名色之根也。”《维摩诘经注》:“此石是色根也。”《楞伽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尔时萨埵,于大悲心所生,于一切众生所生,于诸佛如来所生。于无量劫积集功德,为利益一切世间,故现形住于萨埵山。”

苮草:一种植物。

【译文】

我来到给孤园,欣赏这萨埵石。

石头上长了莓苔,千年后显得浓绿。

没有看见喂老虎的人,只好铺上草席。

【赏析】

本诗以咏物为题,借物抒情,抒发了诗人对世事的感伤与无奈。前两句写诗人来到给孤园,发现一块名为“萨埵”的石头,于是细细观赏;第三句写石头上长满了莓苔,岁月流逝,颜色变得浓绿;第四句写诗人看不到喂虎人,只能铺上草席睡觉。整首诗意境深远,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