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碑换枣木,传刻或失真。
讵若汉摹印,小大皆可珍。
铸金用拨蜡,琢玉同运斤。
其文虽参差,离合各有伦。
后人昧遗制,惟取字画匀。
钟鼎杂款识,古法渐以湮。
顾生习缪篆,颇见精力勤。
博采诸家体,览者多所欣。
一艺期至工,必也醇乎醇。
请君薄流俗,专一师古人。
秦碑换枣木,传刻或失真。
讵若汉摹印,小大皆可珍。
铸金用拨蜡,琢玉同运斤。
其文虽参差,离合各有伦。
后人昧遗制,惟取字画匀。
钟鼎杂款识,古法渐以湮。
顾生习缪篆,颇见精力勤。
博采诸家体,览者多所欣。
一艺期至工,必也醇乎醇。
请君薄流俗,专一师古人。
注释:
- 这首诗主要讨论了古代书法和篆刻的技艺及其传承问题。其中涉及到了秦代的石碑、汉代的印章等历史文物,以及它们的制作过程和方法。诗中提到了各种工具如蜡、斧头等,以及篆书中的文字特点。最后,诗歌呼吁读者学习古人的智慧和技艺,避免被现代潮流所迷惑。
赏析:
- 这个诗歌主题是关于中国古代篆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作者通过对比古今两种不同的篆刻风格(秦碑与汉印),强调了传统技艺的价值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同时,诗人也指出了现代人在学习篆刻时容易忽略的传统方法和精神。
- 此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通过对历史文物和工具的描述,引出了对篆刻艺术传承的思考。它鼓励人们尊重并学习古代的智慧,同时也提醒我们不要迷失在现代的流行之中。这种既批判又肯定的态度,展现了诗人深刻的文化理解和人文关怀。
- 整首诗的结构严谨,通过对比和对照的方式,突出了不同时代篆刻艺术的特点和价值差异。同时,它也启示我们应当如何去理解和传承这些古老的艺术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