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骑五羊,堕地化为石。
石今在琳观,仙人去无迹。
屈生嗜奇古,偶坐荫松柏。
摩挲汴京碑,不觉日西夕。

【注释】

(1)五羊观:在广州越王山上,相传晋时羊衔谷穗献于越王勾践。

(2)仙人骑五羊:传说中汉高帝时,有五色神羊,从海来,为仙人牵乘。

(3)堕地化为石:《山海经》云:“南海之外,黑水青水之间,有木名曰若木,若水出焉。”即《离骚》所谓“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若木所生之地,即为今广东广州,故言堕地为石也。

(4)琳观:《汉书·郊祀志》载:“汉武帝好神仙,相如等上《大人赋》,天子大说,飘飘有凌云气,似是骖驾乎培塿之上……于是乃作柏梁、铜柱,起昆明之池,台高百尺,使博士褚伯玉作仙掌,承露盘。”又《文选》李善注引《东观书录》:“广州城南有石门山。昔吴时有道士名葛翁者,得仙去,其尸不毁。后人见之,以为仙灵所托,遂立祠焉。世传此山有五羊形,故名五羊观。”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在诗中借咏古以抒情怀,抒写他对于历史和现实的感慨。

首联“仙人骑五羊,堕地化为石”,用神话传说中的五色神羊和汉代相如《大人赋》中的仙掌,暗喻唐玄宗及其宠信的杨贵妃等人的骄奢淫逸的生活。诗人借用了古代神话中的典故和传说故事,把现实中的人物加以理想化。这一联既点出了诗旨,也为下联作了铺垫。

颔联“石今在琳观,仙人去无迹”,承接首联,进一步说明“仙人”已经不在人间,而他们留下的遗迹仍在世间。诗人用一个“去”字,把“仙人”与“今人”联系起来,表现了对“仙人”的怀念之情。

颈联“屈生嗜奇古,偶坐荫松柏”,诗人以屈原自喻,表达了自己对现实政治的不满以及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尾联“摩挲汴京碑,不觉日西夕”,诗人以自己的行动来表示自己对于历史和现实的感悟,以及对于美好的未来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社会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同时,诗人还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表示自己对于历史和现实的感悟以及对于美好的未来的向往,表现出了诗人高尚的精神境界和博大的胸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