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屏峰后石苍黔,百丈传闻挂水帘。
好事耕渔曾不到,图经藉尔后游添。

【注释】

①施生:即施元之,字生重。②武𡰥(hǎn):山名,在今贵州兴义县东南。③黔:地名。④百丈:山名,在今贵州安顺市西南。⑤图经:《舆地志》,记载地理的地图书。

【赏析】

《送施元之》是宋代诗人苏轼为朋友施元之写的一组组诗中的第三首,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本诗描写了武夷山的奇景,并借此表达了对施元之的深情厚谊。

诗中先写武夷山的奇特景观。武夷山高耸入云,峰峦叠嶂,石苍翠绿,山巅有瀑布飞泻而下,声如琴瑟,故称水帘洞。后写武夷山的险峻。“好事耕渔曾不到”,意指此地地势艰险,一般人都难以到达,只有那些有远见的人才会到这里来开辟农田。“后游添”,意谓后人到此游玩,又增添了新的景观。

此诗以咏武夷山起兴,寄寓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他希望人们不要只满足于眼前的安逸生活,而要像古代那些有远见的人一样,去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这种精神是十分可贵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