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幅鸾凰细草虫,长留风露湿花丛。
时人罕睹藕渔笔,止说王郎恽老工。

【注释】

论画和宋中丞十二首其九:乙亥年春作。

巨幅鸾凰细草虫,长留风露湿花丛:指王时敏的《仿古山水图》,画面上用浓墨勾勒山石、树木,而以淡墨点缀花卉草虫,使山石、树木、花卉草虫相得益彰,相互衬托。

王时敏(1592—1686),字逊之,号烟波钓徒,江苏太仓人。明末清初画家,擅长山水,尤精工笔人物、花鸟、草虫、竹石。

长留风露湿花丛:意指这幅画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

时人罕睹藕渔笔,止说王郎恽老工:意思是人们很少能看到王时的画,只有王时敏自己知道他的绘画功底深厚,是一代宗师。

藕渔,即吴门画派创始人沈周;吴门,指苏州一带,当时称江南文人画派。

【赏析】

《论画绝句十二首》是清代画家王时敏的作品,共有十二首。此篇是其中之一。诗题中的“宋中丞”是指宋骏业,他是王时敏的老师。王时敏的山水画在当时就很有名声,但他的山水画与同时代的其他画家相比,显得有些落俗,因此他对自己的山水画评价不高。这首诗就是对王时敏山水画的一种讽刺。

全诗共四句,每句都是七字,句式结构相同,韵脚一致。第一句“巨幅鸾凰细草虫”,描写的是一幅画卷的构图,描绘了一幅精美的山水画卷。第二句“长留风露湿花丛”,形容这幅画卷的艺术魅力。第三句“时人罕睹藕渔笔”,表达了王时敏对自己山水画的自谦。最后一句“止说王郎恽老工”,则是直接指出了王时敏山水画的成就。

这首诗通过比喻手法,把王时敏的山水画比作是一只鸾凰,而他自己则是这只鸾凰的羽毛,尽管他的羽毛已经很完美了,但仍然需要别人的称赞才能显出他的才华。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同时代的其他画家缺乏才艺的不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