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君赵左僧珂雪,每替容台应接忙。
泾渭淄渑终有别,漫因题字槩收藏。
【注释】
论画和宋中丞十二首 其五:赵僧珂雪,名僧珂(kē),隐君,指隐士。宋中丞,指宋子杰。乙亥,即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泾渭淄渑:指泾河和渭河、淄水和渑水,都是我国古代有名的四条河流,古人常用以比喻事物的界限或区别。
【赏析】
诗题中的“论画和宋中丞十二首”是指与宋子杰的十二幅书画作品进行评论,这是诗人在元朝末年的一个时期所写,是作者对当时书画界一些现象的思考与评说。
此诗前两句“隐君赵左僧珂雪,每替容台应接忙”,是说隐君姓赵名左僧珂雪,每次替容台应接书画作品,忙得不可开交。这两句交代了隐君的身份及他应接书画作品的情形,也为后面的内容埋下伏笔。
第三句“泾渭淄渑终有别,漫因题字槩收藏”,是说泾河和渭河、淄水和渑水虽然同属一脉,但终归有别,我随便给它们题上名字就把它们收藏起来。这里,诗人巧妙地借用了成语“泾渭淄渑”来形象地说明书画艺术中不同派别之间的区别,同时借题发挥,抒发了诗人对当时书画界的一些现象的批评。
最后两句“闲居赋颂无新意,何事搜奇更入秦”,表达了隐者对于时人只注重新奇而不顾传统的风气的不满。他认为,自己只是随便给泾河、渭河、淄水、渑水等四条河的名字加上了“泾”、“渭”、“淄”、“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因此,他没有必要再去刻意追求奇特的事物。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泾河、渭河、淄水、渑水四条河流名字上的“题词”,表达了隐者对当时书画界一些现象的批评,同时也抒发了他对当时文化发展的某种担忧。全诗语言简练,含义深刻,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