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阴阴夏尚寒,桑枝风戾几曾乾。
莫愁著屐冲泥远,小舫撑过绣鸭滩。
积雨八首其二(甲戌)
水木阴阴夏尚寒,桑枝风戾几曾乾。
莫愁著屐冲泥远,小舫撑过绣鸭滩。
注释
- 《积雨八首其二》是宋代作者苏辙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夏日细雨的观察和感受。
- “水木”指的是水边的树木,“阴阴”形容树木郁郁葱葱的景象,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
- “夏尚寒”描绘了夏季虽然炎热,但雨水却让气温降低,给人带来一丝凉意。
- “桑枝”可能是指桑树上的枝叶,在雨水的滋养下,桑叶更加鲜绿。
- “风戾”形容桑枝随风摆动的情景,带有一种生动的动态感。
- “几曾乾”表示桑树枝叶上的水分从未干涸过,暗示着雨水对植物的重要性。
- “莫愁”可能是诗人的自称或昵称,表达了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
- “著屐”(zhù jī)是一种穿木屐的习惯,用于行走于泥泞之地。
- “冲泥”描述穿着木屐在泥泞中行走的场景,展现了诗人不畏艰辛的生活态度。
- “远”表示行走的距离,说明诗人为了欣赏雨景而特意走了一段距离。
- “小舫”指小船,“撑过绣鸭滩”形象地描绘了小船在水面上摇曳前行的情景。
- “绣鸭滩”可能是河流或湖泊中的一处风景点,河水清澈见底,如同绣布上的鸭子图案一般美丽。
赏析
-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示了夏日雨景的独特韵味。诗人运用了一系列生动的词汇和意象,如“水木”、“桑枝”、“风戾”、“莫愁”,这些元素共同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
- 诗中“几曾乾”的使用,既表现了植物对水分的依赖,也反映了雨水对自然界的影响,增强了作品的寓意深度。
- 最后一句“小舫撑过绣鸭滩”,通过“绣鸭滩”这一具体场景的描绘,使整首诗的画面感更加丰富,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上的触动。
-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体现,即在艰难的环境中也要寻找乐趣,保持乐观的心态。
总结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捕捉了夏日雨景的美态,并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传递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