饼桃花仿吴公器,风牡丹摹崔子西。
雨点露团犹在眼,惜无好鸟尽情啼。
【注释】:
- 折枝花:指在枝头折取的花朵,即折梅。甲戌:宋孝宗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吴公器、崔子西:均为唐代画家,善画梅。
- 雨点露团犹在眼:形容梅花的花瓣如同雨滴和露珠一样润泽而透明,仿佛还在眼前。
- 惜无好鸟尽情啼:可惜没有鸟儿能够尽情地歌唱。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春天的一次美好的回忆和期待。诗中通过对梅树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珍惜之情。
首句“饼桃花仿吴公器,风牡丹摹崔子西。”通过比喻,将桃花比作吴公器的饼,牡丹比作崔子西的风,形象生动,富有想象力。这种比喻手法,既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又增加了诗歌的艺术魅力。
次句“雨点露团犹在眼,惜无好鸟尽情啼。”诗人用“雨点露团”来形容梅花的清新湿润,用“惜无好鸟尽情啼”来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渴望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这种表达方式,既体现了诗人的情感,又增添了诗歌的感染力。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通过描绘梅花的美丽和独特,诗人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同时,这首诗也启示我们,要珍惜生活中的美好,用心感受和体验每一个瞬间,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幸福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