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阁垂杨水寺灯,城隅处处结鱼罾。
旧游白发几人在,应笑归迟张季鹰。
诗词名句“送陈上舍还杭州三首其三”(丙寅)是清代诗人朱彝尊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的自然景观和人们的生活情态,表达了对友人归乡的祝福与期待。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诗歌原文:
猫头新笋长林扉,雉尾香莼碍钓矶。
船到水仙祠下泊,更无尘涴藕苗衣。诗意解读:
- 猫头新笋长林扉:描述春天里笋子生长的景象,猫头(即猫头山)的新笋在林间显得尤为醒目。
- 雉尾香莼碍钓矶:提到水中的香莼植物阻碍了钓鱼人的视线,增添了一种生动的生活气息。
- 船到水仙祠下泊:船只抵达水仙祠,意味着行程接近结束,也暗示着对家乡的依恋。
- 更无尘涴藕苗衣:表示经过一番舟行之后,没有沾染船上的污泥,象征着清洁和宁静。
- 诗句注释:
- 猫头:指位于某地附近的山名或地名。
- 林扉:指山林间的门扉或树林的门道。
- 雉尾:指野鸡尾部羽毛的排列方式,这里用来比喻水草或其他植物。
- 香莼:又称莼菜,是一种淡水鱼食,因其味道鲜美而受到喜爱。
- 钓矶:指江边用于垂钓的岩石。
- 水仙祠:一个供奉水仙神的地方。
- 更无尘:意为更加干净、无污物。
- 赏析:
- 此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生活细节的勾勒,展现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美丽画面。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以及对家乡美好生活的向往。此外,诗中的语言简洁明快,意象生动鲜明,读来令人感到清新脱俗。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界美景的热爱,也表达了对人间烟火的深刻体验。它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首具有地域特色和社会意义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