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骊驹莫便催,红阑亭子上行杯。
谁能北地三年住,不忆西湖一舸回。
诗句:门外骊驹莫便催,红阑亭子上行杯。
译文:门外的骏马不要催促前行,我们一同在亭子里饮酒作乐。
注释:骊驹:一种骏马。行杯:饮酒。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送别友人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首句“门外骊驹莫便催”中的“骊驹”是指门前的骏马,诗人希望不要让这匹良驹受到催促;次句“红阑亭子上行杯”中的“亭子”是古代建筑的一种形式,这里指代送别之地。全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
门外骊驹莫便催,红阑亭子上行杯。
谁能北地三年住,不忆西湖一舸回。
诗句:门外骊驹莫便催,红阑亭子上行杯。
译文:门外的骏马不要催促前行,我们一同在亭子里饮酒作乐。
注释:骊驹:一种骏马。行杯:饮酒。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送别友人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首句“门外骊驹莫便催”中的“骊驹”是指门前的骏马,诗人希望不要让这匹良驹受到催促;次句“红阑亭子上行杯”中的“亭子”是古代建筑的一种形式,这里指代送别之地。全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作者情感、写作背景及题目要求的把握。 “泛舟经谷口,迢递入林端”,意思是说:乘着船儿经过谷口(山间小道),一直通向树林的边际。这里描写了诗人从谷口出发的情景,表达了旅途的艰辛。“孤村返照寒”,意思是说:在落日余晖下,一座孤零零的村庄,显得格外凄凉冷清。这一句描绘了夕阳西下时村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生活的感慨。“榴花赤玛瑙,竹色青琅玕”,意思是说:石榴花开
暝(丙戌) 暝投人外宿,桑柘蔼阴阴。 独树归禽少,平川隐雾深。 松篁初月上,钟磬夕阳沉。 渐觉微风起,寥寥山水音。 注释: - 暝:傍晚时分 - 投人外宿:在外面过夜 - 桑柘蔼阴阴:桑树和柘树的树荫笼罩着 - 独树归禽少:只有几只归鸟 - 平川隐雾深:平缓的河流上雾气弥漫 - 松篁:松树枝叶 - 初月上:月亮刚刚升起 - 钟磬:寺庙中的打击乐器 - 夕阳沉:夕阳西下 - 渐觉微风起
【译文】 在东南方向,遥远的震泽,楼船曾经是荷戈的战士。 阳光下的霞光就像组练,恶浪像蛟鼍在奔跑。 横海将军号角响,临江节士歌声响。 重来此地已陈迹,叹息此经过。 【注释】 1. 泽国:指水乡泽地。2. 东南:方位词,这里泛指南方或水边的地方。3. 楼船:战船上的士兵。4. 荷戈:扛着兵器。5. 明霞:指阳光照耀下的云彩。6. 组练:古时军队演习时所用的布帛。7. 恶浪:凶险的波浪。8.
野外疏行迹,深林客到迟。 江湖殊后会,风雨惜前期。 秋草飞黄蝶,浮萍漾绿池。 南楼夜吹笛,寥落故园思。 【注释】 1. 野:野外,指乡村。 2. 疏:稀疏,指人迹罕至的地方。 3. 深林:幽静的树林。 4. 客:此处指诗人自己。 5. 风:指秋风。 6. 雨:指秋雨。 7. 期:约会。 8. 池:池塘。 9. 寥落:孤独、寂寞。 10. 故园:指自己的家乡。 【译文】 野外小路人迹稀
问讯裴公岛,春来几度游。 古墙修竹上,潭水落花浮。 烟雨无人境,山泉放鹤洲。 鸱夷今不见,往事问渔舟。 注释: 1. 问讯裴公岛:向裴公岛致以问候。 2. 春来几度游:春天来临了,我有多少次来这里游玩? 3. 古墙修竹上:古老的围墙旁长满了修长的竹子。 4. 潭水落花浮:清澈的潭水中飘着落花。 5. 烟雨无人境:雾气弥漫,人迹罕至的地方。 6. 山泉放鹤洲:山间流淌的泉水,在放鹤洲边。 7.
夏日闲居二首同范四 作 其一 【注释】 兰草罗含宅,蓬蒿仲蔚园。 桐阴初覆井,瓜蔓渐逾垣。 归鸟檐前树,斜阳岭上村。 无家昧生计,漂泊信乾坤。 【赏析】 《夏日闲居二首》为唐代诗人杜甫所作,此诗是第二首。这首诗描写了夏日闲居的生活情景,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命运的感慨和思考。 首联:“兰草罗含宅,蓬蒿仲蔚园。” “兰草”指的是兰花,一种清香四溢的植物,常用来比喻高洁的品格
曹三秀才、读书馨庵同吴大拜访馨庵时遇上雨留宿 注释:馨庵,地名。 赏析:此诗是诗人访友时遇雨而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旅途中的寂寞之感。 第2句: 译文:老朋友多是独居空门,你寄身于僧房 注释:空门,佛教用语,指僧人的住所;空门,佛教用语,指僧人的住所。 赏析:通过“故人多寂寞”这一对比,突出了诗人在寺庙中孤独无依的感觉。 第3句: 译文:我看不到你,只能常常想念你
【注释】平林:平坦的树林。群山倚杖前:群山倚仗着诗人的手杖站立在前方。鸣磬:指寺钟声悠扬响起。扬帆:扬起船帆,泛舟江湖。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雨后即事所见所感。首句“一雨平林外,群山倚杖前”,写雨后景象,平林外、群山前,雨过天晴,景色宜人。颔联“蛙声浮岸草,鸟影度江天”,写雨后蛙声四起,鸟影横空,水天相接,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景象,给人以清新的感觉。颈联“鸣磬上方寺,扬帆何处船”
晚(戊子) 白屋生寒早,苍烟向晚阴。 松门清磬远,枫岸夕阳深。 坐听农人语,多谙静者心。 荆扉犹未掩,倚杖数归禽。 注释: - 白屋生寒早:形容白屋(简朴的居所)在寒冷的早晨就感到冷意。 - 苍烟向晚阴:天色渐暗,烟雾朦胧,给人一种阴沉的感觉。 - 松门清磬远:松树之间传来清脆的磬声,显得悠远而宁静。 - 枫岸夕阳深:枫树旁的河岸上,夕阳西下,景色十分迷人。 - 坐听农人语:坐着聆听农民的谈话
注释: - 暑雨凉初过,高云薄未归。 - 泠泠山溜遍,淅淅野风微。 - 日气晴虹断,霞光白鸟飞。 - 农人乍相见,欢笑款柴扉。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夏日雨后的所见所感。首两句写天气变化,暑雨过后,天空中的云彩还未完全散去。接着四句描绘了大自然的美景,清凉的山泉流淌在山谷中,细碎的野风吹拂着大地。最后两句描写农民们见面时的欢乐场景,他们欢笑着回到了自己的家中
以下是对《送陈上舍还杭州三首其二》的逐句释义: 猫头新笋长林扉,雉尾香莼碍钓矶。 - 猫头新笋:这里的"猫头"可能指的是一种植物,其嫩芽形如猫头,而“新笋”则是指春季生长的嫩竹。新笋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勃发。 - 长林扉:指新笋迅速生长,长出了竹林的大门。 - 雉尾香莼:这里的“雉尾”可能是指某种鸟类的尾羽,而“香莼”则是一种美味的蔬菜,通常指莼菜,也称为“鸡豆苗”。 - 碍钓矶
诗词名句“送陈上舍还杭州三首其三”(丙寅)是清代诗人朱彝尊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的自然景观和人们的生活情态,表达了对友人归乡的祝福与期待。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猫头新笋长林扉,雉尾香莼碍钓矶。 船到水仙祠下泊,更无尘涴藕苗衣。 2. 诗意解读: - 猫头新笋长林扉:描述春天里笋子生长的景象,猫头(即猫头山)的新笋在林间显得尤为醒目。 - 雉尾香莼碍钓矶
【注】:饮遂安,地名;毛检讨,指毛文简。毛文简曾主持烧尾宴。 城隅烧尾宴曾同。六载重来就菊丛。 珍重故人今夕会,招寻犹念一渔翁。 译文 曾经在城边有过热闹的宴会,那时我们一同欢聚。 时隔六年后,我又来到了这里,参加了菊丛中的聚会。 今晚与旧友重聚,我十分珍重这次机会。 想起当年还在江边垂钓的老翁,心中仍充满了思念之情。 赏析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
注释: 题项秀才:题目是秀才。 水墨小山丛桂(丙寅):水墨画中有一座小山,山上有桂花树丛。丙寅是农历的年份。 少年席研项生同:年少时和席研一起研究绘画。 每到秋行桂树丛:每到秋天,我都会走到桂花树下。 今日天涯展图画:今天,我在天涯展示我的画卷。 忽惊身是白头翁:突然之间,我感到自己已经变成了一位白发的老人了。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诗人对艺术创作的热爱和执着,以及对人生沧桑变迁的感慨。
【注释】: (1)送吴入太原:指送吴地的人进入太原。 (2)三首:这里指第三首诗。 (3)丙寅:周邦彦《汴都赋》有“丙寅岁,余在京师”句。此处借指北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 年)。 (4)莲花幕:指周邦彦的官邸名。 (5)点笔题诗:指周邦彦为吴地的人写诗。 (6)不孤:不为孤单。 (7)暇日:有空的日子。闲居无事之日。 (8)烦问讯:请多问好。 (9)硬黄:一种墨色。 (10)曾拓:曾经刻过
并州山绕崛𡼱苍,桐叶祠前柏几行。 蘋号长生水难老,凭君杪入箧中方。 注释与赏析 并州山绕崛𡼱苍,桐叶祠前柏几行。 - 注释:并州山环绕在太原的周围,而桐叶祠位于其前方,这里种有几排柏树。 - 赏析:诗中的“并州”指的是今天的山西省太原市一带,是韩偓的家乡。“并州山绕崛𡼱苍”描绘了太原周边壮丽的自然景观,崛𡼱(qiào )是山西的一个地名,形容山势险峻、雄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