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干九月未成桥,想像关榆叶尽凋。
曾向雁门三度宿,人家历历在山椒。

桑干九月未成桥,想像关榆叶尽凋。

曾向雁门三度宿,人家历历在山椒。

诗句注释:

  1. 桑干(Sān Gān):河流名,流经山西、内蒙等地,是黄河的一条支流。
  2. 九月:指秋季,九月是一年的最后一个月份,也是收获季节的开始。
  3. 未成桥:没有建成的桥梁,可能因为天气原因或其他因素而暂时未能建成。
  4. 关榆(Guān Yú):关隘和榆树,关榆可能指的是长城附近的关口或榆树所在的地区。
  5. 想像:想象,通过想象来描绘事物的形象。
  6. 关榆叶尽凋:关榆树叶全部凋零,形容秋天的景象。
  7. 雁门(Yàn Mén):地名,位于今山西代县附近,是古代著名的边关要塞之一。
  8. 三度宿:三次居住,多次停留的意思。
  9. 山椒(Shān Jiāo):山的尖端,形容地势高峻的地方。

译文:
在九月的时候,桑干的河面上还没有一座能够通行的桥梁,我仿佛能想象到关榆树上的树叶都已经凋零。
我曾经三次在雁门关下住宿,那里的山势陡峭,景色十分秀丽。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时的不舍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诗人通过对桑干河水尚未建成的桥梁、关榆树上的树叶凋零、以及雁门关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同时,通过“曾向雁门三度宿”这一细节,展现了友人的频繁往来和深厚的情谊。诗中还通过对比关榆叶尽凋和雁门山椒的秀美景色,进一步突出了离别的哀愁与不舍。整体来说,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