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梁寒食时,昔年盛游冶。
隔水百重花,长堤两走马。

【注释】

高梁河:今北京的北运河。

庚午:指宋孝宗隆兴元年(公元1164年)。

游冶:游乐嬉戏。

长堤:即《水龙吟》中“燕山十二坡”。

马:这里代指游人。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辛弃疾在隆兴元年所作,与同僚们分韵赋咏燕京西郊的景物,其中第二首题为高梁河。高梁河即今天的北京北运河。诗中描写高梁河上的景色和当年人们游玩的情景,抒发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第一句“高梁寒食时”,写景。寒食节,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古人有禁火之习,故亦称“禁火日”。寒食节是清明节前两天。高梁河在燕京郊外,此时正是寒食节。

第二句“昔年盛游冶”。“昔年”指过去,“游冶”是指游乐、游戏。这句意思是说,昔日这里曾是一个热闹的地方,游人如织,车马喧阗。这里的“盛”字,写出了作者对往昔繁荣景象的追忆。

第三句“隔水百重花”。这句的意思是说,高梁河上隔岸开满了鲜花,远远望去如同层层叠叠的花朵。这里的“隔”字,不仅写出了距离之近,也表现了诗人对美景的赞美之情。

第四句“长堤两走马”。这句的意思是说,高梁河边的长堤上有骑马的人来回奔跑。这里的“长堤”指的是高梁河畔的堤坝,它连接着两岸,使河水得以顺利流过。这里的“走马”则形容骑马的人在长堤上奔驰的景象。

这首诗通过对高梁河上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往日繁华景象的回忆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