渚荇抽新碧,园桃吐小红。
莎亭长日坐,不引竹枝弓。
在宋佥事园亭杂咏六首的其中一首《放鸭亭(丁卯)》中,诗人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文活动的和谐统一。诗中的渚荇抽新碧,园桃吐小红,形象地展现了春日里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下面将详细解读这首诗:
- 逐句释义:
- 渚荇抽新碧:描述的是池塘边的荇菜长出了嫩绿的新芽,颜色呈现出清新的碧绿色泽。
- 园桃吐小红:指的是园子里的桃花盛开,花瓣呈现出淡红色的娇艳。
- 莎亭长日坐:莎草亭子是诗人长时间坐在那里休息的地方,这里的莎草象征着宁静和舒适。
- 不引竹枝弓:表达了诗人在这里不弹奏竹子制成的乐器,即竹竿弓,而是选择享受自然的宁静。
- 关键词注释:
- “渚”:指水边的小洲。
- “荇”:一种水生植物,也称为水草。
- “碧”:青绿色。
- “小红”:红色,这里指桃花。
- “莎亭”:莎草制作的亭子。
- “长日”:长时间的白天。
- “不引”:不弹奏,引申为不使用。
- “竹枝弓”:竹子制作的弓,常用于射箭。
译文:
在春天的渚边,新鲜的荇菜抽出了新绿,而园子里的桃花绽放出了红润的花朵。坐在莎草亭中,我度过了漫长的白昼时光,并没有弹奏起那把竹竿弓来取乐。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典型的春日景致,从植物的生长到人的活动都充满了生机。诗人通过“渚荇抽新碧,园桃吐小红”两句,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充满生命力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活力的自然之中。
诗人在这首诗中还巧妙地使用了对比手法。例如,他不仅描述了植物的生长,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这种描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展示了他对生活的一种态度——享受自然、珍惜当下的美好。
宋佥事在《放鸭亭(丁卯)》这首诗中通过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恬静的生活环境,传达了一种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活哲学。这首诗不仅是对美好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是对宁静生活方式的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深远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