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作西陵别,来从下若还。
慇勤杯酒在,试说道场山。

【注释】

壬寅: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西陵,在今湖北黄梅县。下若还,指王安石的弟媳、妹夫王安国。王安国字平父,王安石弟安上之子,王雱之侄。道场山,即庐山,在今江西星子县西南。熙宁九年春,王安国从江州移任汝州团练副使,王雱自汝南府君堂徙居汝州安福寺,兄弟相去日远。王安国因往庐山看望兄长,作此诗以寄兄弟间深厚的情谊。酬周,即酬和、答谢。《诗经·小雅·北山》:“献岁发春兮,汨吾南征。菉苹薠藻兮,言采其章。”《汉书》卷三十六《苏武传》:“武留匈奴中……持节过界,会缑王、虞常等杀汉使者,将吏卒亡逃者,遂降于单于。单于怒吴使之诛灭月氏,益欲得汉之驩虞罗等。乃幽武置大窖中,夜遣入取火,视武,恐其诈死,乃谓曰:“诺!诺! 然皆莫知所措。”武固伏而不动,闭目以为不见,心惧见破,徒欲活我,虽欲厚赎,义不忍也,遂至极泉。天下多事,两主分离,荣福不再接。览斯数郡,非其人不得治;治则抚循,不治则弃放。比至城郭,重为藩臣。故有诏命,辄行文书,唯天子所命,非诏不得擅发。二千石官长争欲得之,然尚不能苟与,至以偏假直指使护牧盗贼。是以匈奴亦交附焉。今单于新困于汉,又闻呼韩邪已立,单于亡国之思,未有已也。近者关市讥察,益不通矣。单于朝出攻盗,暮入暴虐,方幸蒙大惠,赐之温禺鞮而乘,令能反其妻子,乃始得见。信义安所见?是时正冬月,匈奴中连年旱蝗,赤地数千里,民且饥死:国家救难,不遑马币,士罢于役,空竭仓库,边城未加四百万之众而公卿大夫以下至于庶民,内乡而叹曰:“使卫青战河北,霍去病讨西域不捷而诛,虽有大功,败亡不可谓不早;今单于举国而至者八万骑,不以迎其长利,而乃复还,窃为国羞!”于是天子乃下诏曰:“嗟乎!匈奴不足贪也。诸大臣有议天子用事者争权,顾名为匈奴,便弃甲面走上山耳!丞相臣昌邑等昧于义,背畔其主降北虏,陛下亦宜弃之勿用。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诤者受爵禄。独有直言面对而不名一钱者,后世图之当为忠臣。“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一句写群臣吏民的进谏和奖励。“尚书仆射李斯”句写李斯建议皇帝封禅的故事。“郎中署令史胡毋敬”句写胡毋敬向汉武帝进谏封禅的事。“博士淳于越”句写淳于越主张行分封制反对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太史公”句写司马迁对武帝封禅的看法。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被贬到汝州后写给在庐山访兄的王安国的一首酬和之作。诗中通过叙说自己与兄长相聚的欢乐之情来表达对兄长的思念。全诗感情真挚、质朴自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