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章再绾出都亭,天末郎官映一星。
南海潮连沙屿白,西樵山压县楼青。
题诗定遍𥯨簩竹,判牍凭移孔翠屏。
此地不难先奏最,因风为报远人听。
【注释】
①庚午: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公元880年。
②都亭:古代帝王出行时所立的行宫,又称“行台”。此处指京城长安。
③郎官:唐代官员名。郎官是唐玄宗以后设置的一种官职名称,为皇帝侍从之职,相当于后世的秘书省。此处泛指朝廷中人。
④南海:这里指广东。潮连沙屿白:潮水与沙岛相连,海水涌上岸边,一片白色。
⑤西樵山:在广东省肇庆市北部,为南岭山脉的主峰之一,因山峰秀丽、林木葱郁而得名。压县楼青:形容山峰高耸入云,青翠欲滴。
⑥𥯨簩竹:一种竹子,生长在浙江、福建一带,有文采。题诗定遍𥯨簩竹:意思是说,要在这里刻写诗文。
⑦判牍凭移孔翠屏:意思是说,要用这块屏风作为记录文书的地方。孔翠屏:屏风上的图案像孔翠鸟一样美丽。
⑧奏最:向皇帝报告成绩或功绩。先奏:先于他人报告。
⑨因风为报远人听:意思是说,我要通过风向来告诉远方的人们。
【赏析】
此诗首联点题,颔联写景,颈联写事,末联抒怀,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即将赴任宰德兴(今属江西省)的祝愿之情。此诗作于诗人任中书舍人时期。诗人以送别的口吻,对友人即将赴德兴宰任表示了祝贺,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希望早日得到重用的渴望。全诗语言流畅,格调清新自然;遣词造句,不拘一格,充分表现了晚唐诗人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