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恩骖乘入明光,赐第仍居履道坊。
日昃尚趋三殿直,月正恒捧万年觞。
长楸走马先归埒,小苑飞花近拂墙。
自有囊中餐玉诀,无烦菊水饷南阳。

【注释】

乙丑:指天宝五年(746),诗人时年四十五岁。

承恩:承蒙皇帝恩典。骖(cān)乘入明光:乘坐皇上的马车进入明光宫,明光宫是皇帝的行宫。明光:唐代宫殿名。唐高宗时建,武则天时改名清河,玄宗又改称明光。赐第:赐给住宅。履道坊:长安城北门大街东侧的一个坊。

日昃(zè):太阳偏西,即傍晚。趋三殿:到三殿去。三殿:指皇帝的寝殿和正朝两殿。直:值班。月正恒捧万年觞(shāng):月亮正圆,捧着万年杯。万年觞,用玉制的酒杯。

长楸(qiū)走马:长楸,古树名,在今陕西西安市南。走马:骑马疾驰。埒(liè):古代校场四周的土堆,用以习射。小苑:宫廷内的园林。飞花近拂墙:花瓣随风飘落,接近宫墙。

自有囊中餐玉诀:自己有进献美玉的美名。玉诀,进献美玉的秘方、方法。无烦菊水饷南阳:用不着麻烦洛阳人送去菊花酒来款待我。菊花酒,相传为东汉隐士桓景避疫所酿,后为民间常饮之酒。

【赏析】

《赠耿都尉二首》是一首咏物言志诗。作者以“玉”作为喻体,通过描写耿都尉的居室环境以及其生活状况,表达了自己的理想抱负,抒发了怀才不遇的忧愤之情。

第一联:“承恩骖(cān)乘入明光,赐第仍居履道坊。”这两句写耿都尉受宠幸而入主明光宫,赐宅于履道坊。诗人借对耿都尉的赞颂,寄托了自己希望受到重用的愿望。

第二联:“日昃尚趋三殿直,月正恒捧万年觞。”意思是说,到了太阳西斜的时候,还到宫中值班;月圆之夜,常常拿着盛放万年杯的美酒。诗人以耿都尉的生活状况,暗寓自己渴望得到君王的重用。

第三联:“长楸走马先归檥(zhōu),小苑飞花近拂墙。”这两句写长楸树下奔驰的骏马、飞花轻拂的院墙。这两句与前两句相呼应,进一步衬托出耿都尉的生活优裕,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感慨和不平。

尾联:“自有囊中餐玉诀,无烦菊水饷南阳。”这两句写耿都尉自有一个进献美玉的方法,用不着劳驾洛阳人送去菊花酒来款待自己。诗人用耿都尉的得意之事,来反衬自己的不得意。

全诗运用比兴手法,将耿都尉的形象与诗人自身联系起来。从表面上看,这是一篇咏物言志诗,但细细品味,却能发现其中蕴藏着诗人对自己遭遇的慨叹,对朝廷的失望和对现实的不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