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经曾识五台名,想见云从帐殿生。
节物乍分春恰半,登临最好雪初晴。
林香紫鸽翻风上,月黑金莲照地明。
定有山灵呼万岁,不徒龙象下方迎。

译文

图经中曾识五台山的名字,想象云彩缭绕在帐篷和殿宇之上。
节物刚刚分春的一半时光,登临最好雪后天晴。
紫鸽翻飞风中香飘,金莲照亮大地明亮。
定会有山灵呼唤万岁,不单是龙象下方迎接。

注释

  1. 癸亥:指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
  2. 图经:古代地理志书中的地图或图录。
  3. 云从:形容云彩仿佛随着某种气势而生。
  4. 节物:节日时的物品或风俗。
  5. 登临:登山游览。
  6. 紫鸽:紫色的信鸽,象征和平与吉祥。
  7. 月黑:月光昏暗。
  8. 金莲:金色的莲花,这里指月亮。
  9. 山灵:对山神的尊称。
  10. 龙象:古代皇帝的仪仗,象征权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于五台山的向往之情,以及其壮丽景色所带来的心灵震撼。诗的第一句“图经曾识五台名”,表达了虽然未曾亲眼见过五台山,却因书籍而对它有所了解;第二句“想见云从帐殿生”,则想象着云雾缭绕于帐篷和殿宇之上,增添了一种神秘莫测的氛围;第三句“节物乍分春恰半”,则是说正当春天将尽之时,万物似乎都开始准备迎接新的季节;第四句“登临最好雪初晴”,则强调了雪后初晴的美景,让人心旷神怡;第五句“林香紫鸽翻风上”,描述了紫鸽子在风中飞舞的场景,既生动又美好;第六句“月黑金莲照地明”,以月黑来形容夜空中的月亮,而金莲则象征着太阳的光芒,两者相映成趣;最后两句“定有山灵呼万岁,不徒龙象下方迎”,表达了对山神的敬仰之情,认为只有山灵才能得到如此崇高的礼遇。整首诗通过对五台山美景的描述,传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