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酒一杯歌一篇,沙头落叶何纷然。
朔方此去几时返,南浦送君真可怜。
辽海月明霜满野,阴山风动草连天。
红颜白发双愁汝,欲寄音书何处传。

【注释】

1、梦:梦境。

2、酌酒一杯歌一篇:饮酒一杯,唱一首曲子。

3、沙头:指黄河岸边的沙滩。落叶:落红。纷然:纷纷扬扬。

4、朔方:今陕西北部及内蒙古一带。几时返:什么时候回来。

5、南浦:指长江下游入海处的北岸。送君:送你远去。可怜:令人怜惜。

6、辽海:今辽宁一带海边。月明霜满野:月色明亮,霜冻覆盖原野。

7、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大青山以南。风动草连天:风吹草原连天。

8、双愁汝:你两个都忧愁。汝:代词,你。

9、欲寄音书何处传:想要寄信给朋友,但不知道该往哪里寄。

【赏析】

《梦中送祁六出关》,是元代著名散曲作家张养浩的代表作之一。此诗为作者于癸卯年(1303)送友祁氏兄弟二人离开京师时所作。全诗写送别情景,抒发了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深情。首联起兴,点题;颔联以“朔方”和“南浦”作对比;颈联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描写塞外景色;尾联则直抒胸臆,表达思念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雄浑壮阔。

这首诗是送别之作。开头两句写饯别时的情景。“酌酒一杯”,言与朋友同饮,“歌一篇”,即唱一曲,表示友谊深厚。“沙头落叶何纷然”,这一句中,有三层意思:一是指秋天来了,二是指黄河之滨,三是指朋友即将离去,故“落叶”纷纷而降。“纷然”二字,写出了景物的动态。

第三句“朔方此去几时返”,是说友人将要去边塞戍守,不知何日能够归来。“朔方”指的是北方边疆地区,也泛指边地,这里特指边塞戍守之地。“几时返”,即何时能回。这一句既写友人即将远行,又暗含着对友人不能早日归家的忧虑和关切之情。“南浦送君真可怜”,这一句中,也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说自己送别之时,心情十分难过,二是说友人即将远行,自己感到十分可怜。“南浦”,指江河之南边的岸边。“送君”,是说送朋友远行,“真可怜”,即真的令人同情。“可怜”一词,既是说自己送别友人,心里非常难过,又是说友人即将远行,自己感到十分可怜的意思。这一句中的“可怜”二字,是整首诗的重心所在。

第四句“辽海月明霜满野”,写友人将要远行时的景色。“辽海”,泛指辽东以北广大地区的海面。“月明霜满野”,是说月光照耀下,原野上白霜布满,显得一片银白,美丽而壮观。“辽海”与“南浦”相对应,分别写边塞、江滨,从空间上扩大了视野。这一句既是实写眼前所见景色,又暗寓对友人远行时的心情,表达了对友人的关怀之情。

第五句“阴山风动草连天”,写友人将要远行时的景色。“阴山”,泛指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大青山以北的山区。“风动草连天”是说风吹草浪翻滚,连天漫野。“阴山”与“辽海”相对应,分别写山间、海上,从空间上进一步扩大了视野。这一句既是实写眼前所见景色,又暗寓了对友人远行时的祝愿之情,希望友人一路顺风,平安归来。

第六句“红颜白发双愁汝”,写友人将要远行时的容颜。“红颜”,泛指年轻女子。古人多用“红颜”比喻美女,这里指自己的妻子或友人的妻子。“白发”,指头发花白。“双愁”,即两人都忧愁。这一句中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说诗人与友人夫妻二人都将因友人远行而感到忧愁;二是说诗人对友人夫妇二人的担忧。“双愁汝”,即你们都忧愁吧。这一句既是实写眼前所见景象,又暗寓了对友人远行时的关切之情。

第七句“欲寄音书何处传”,写友人将要远行时的思念之情。“欲寄音书”,想寄信给朋友;“何处传”,不知该往哪里寄信。这一句既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又隐含了对友人远行时的担心和忧虑。“音书”,指书信;“传”,即传递。

这首送别之作在艺术上很有特色。全诗没有一句直抒离情别绪,却处处流露出对友人的关心、爱护、思念之情。这种不直说而曲说的艺术表现手法,更富有感染力。特别是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远行时的心理活动,感情真挚感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