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郎失意归去来,弹铗长歌空复哀。
天寒好向汝南卧,酒尽谁逢河朔杯。
远岸枫林孤棹入,平江秋水夕阳开。
要离墓上经过地,知尔相思日几回。

【注释】:

袁郎失意归去来,弹铗长歌空复哀。

袁(yuán)郎,指晋代袁宏,他因不满当时政治,辞官归隐。“弹铗”,用剑弹奏发出的声音,这里指抒发自己的志向和抱负。

天寒好向汝南卧,酒尽谁逢河朔杯。

汝南,今河南上蔡一带,是古时著名的酒城。“河朔”指南北边境地区。“谁逢”,即何人能相逢。

远岸枫林孤棹入,平江秋水夕阳开。

远岸,指远处的水边。“棹”,船桨。“平江”,指宽阔的江面。“秋水”,指秋季的河水。

要离墓上经过地,知尔相思日几回。

要离,春秋末年吴国忠义之士,被误杀后他的好友在其墓上哭泣。“相思”,指思念、牵挂。

【赏析】:

这首诗作于宋理宗绍定五年(1232年),袁宏罢职还乡,途经吴门(今江苏苏州)。袁宏在诗中抒写自己对仕宦生涯的失望与悲愤,同时也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情感深沉,风格沉郁。

首句点出了诗人罢官归田的事实。诗人以“袁郎”自比,表达了自己对于官场的失望和不满。“弹铗长歌空复哀”,这里的“弹铗”是指抚铗而歌,表示自己有志于天下大事,但现实的无奈使得他只能发出悲凉的歌声。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悲愤和无奈。

第二句“天寒好向汝南卧”,则是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汝南”,指的是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河南省上蔡县。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想要回到家乡的愿望,因为家乡的温暖让他感到舒适。然而,由于仕途的失意,他只能无奈地选择离开家乡。这种思乡之情既体现了他对家乡的深厚感情,也反映出了他无法摆脱现实困境的痛苦。

第三句“酒尽谁逢河朔杯”,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愁苦之情。“河朔”,指的是黄河以北的地区。这里的“谁逢”可以理解为谁能与我共饮一杯?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朋友的渴望和对孤独生活的无奈。他希望有人能够陪伴着他度过这个艰难的时期,一起品尝生活的酸甜苦辣。然而,现实却让这样的时刻变得遥不可及。

接下来四句描绘了诗人在吴门的所见所闻。“远岸枫林孤棹入”,“远岸”,指的是远处的水面。这里的“枫林”,则是指岸边的树林。诗人乘坐小船缓缓驶入远方,周围的风景让人心旷神怡,但也透露出一丝孤独。这四句诗通过描绘诗人的所见所闻,展现了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第五句“平江秋水夕阳开”,则是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这里的“平江”指的是宽阔的江面,而“秋水”则是指秋天的湖水。夕阳西下,湖面波光粼粼,显得格外美丽。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这一幅美丽的画面,也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

最后两句“要离墓上经过地,知尔相思日几回”,则直接回应了开头的疑问。要离去,在吴门要离墓上经过,知道你想我的日日夜夜有几回!这里的“要离”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刺客要离,他为了报君之仇而自杀殉节的故事。诗人用要离的故事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他希望友人能够理解他的心意,不要因为自己的离去而感到孤单和悲伤。

整首诗通过对袁宏的内心世界的描述,表达了他对仕途的失望、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友人的关切。诗人用质朴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充满矛盾和挣扎的形象,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他内心的痛苦和复杂情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