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楼百尺狭巷旁,中有桂树临高堂。
啼乌自将八九子,鸣鹤散立东西厢。
情人碧玉小家女,快马琅琊大道王。
阳春三月独不见,夜如何其守空床。

独不见

青楼百尺狭巷旁,中有桂树临高堂。

啼乌自将八九子,鸣鹤散立东西厢。

情人碧玉小家女,快马琅琊大道王。

阳春三月独不见,夜如何其守空床。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沈佺期的作品,描绘了一位对远戍丈夫刻骨相思的闺中贵妇形象。诗的开头通过描写一座位于青楼百尺巷旁的高台,引出了其中矗立着的桂花树和高堂,营造出一种静谧而优雅的氛围。接着,诗中的“啼鸟”和“鸣鹤”分别代表了秋天的寂静与生机,展现了一幅动静结合、和谐共融的景象。

诗的后半部分转而描绘了那位贵妇人的内心世界。她是一位拥有碧绿色的玉石般肌肤的小家碧玉,同时也有着高贵的身份,如同行走在大道上的王者。然而,尽管她拥有如此美好的外在和内在的品质,她却依然孤独地守着她的空床,无法见到她的爱人,这不禁令人感叹她的无奈和悲哀。

最后一句“阳春三月独不见,夜如何其守空床。”更是深化了这种情感的表达,不仅揭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和哀怨,也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景与她的凄凉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个生动的场景,并通过细腻的情感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于这位贵妇人深切的同情和理解。

这首诗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更是一种深情的表达。它通过自然景观与人物心理的巧妙结合,传达出了深厚的情感和对人性深刻的理解。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唐代诗歌的典雅与华美,是研究唐代文学不可多得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