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日江都相,荒祠旧水滨。
玉杯存俎豆,青简重天人。
夕鸟窥园下,秋花裛露新。
凄凉不遇赋,千载一沾巾。

【注释】

董子:指董仲舒,西汉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汉日江都相:《汉书》称董仲舒为江都相,此处借指董仲舒。荒祠旧水滨:荒废的祠堂在水边。玉杯存俎豆:祭器中还留有玉杯。青简重天人:青简上记载有天人之道。夕鸟窥园下,秋花裛露新:夕阳下鸟儿窥探着园中的景色,秋花沾着露珠更显新鲜。凄凉不遇赋,千载一沾巾:凄凉的身世遭遇只能写出一篇《不遇赋》,千百年来只有我独有这一篇作品沾沾自喜。

【赏析】

此诗是作者于甲辰年(公元1294年)所作的咏史之作,以董仲舒为题,借古讽今。诗人先描写了董仲舒祠庙遗址荒凉冷落的景象,接着又追忆了当年董仲舒祠庙祭祀活动盛况以及人们对他崇敬的场面,最后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寂寞难言的情感。

首联“汉日江都相,荒祠旧水滨”。这里诗人借用汉代董仲舒的名字,以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之情。董仲舒是西汉时期的一位大儒,他曾经担任过江都王相,但后来因为被汉武帝罢免了官职而离开了这个职位。《汉书》记载说,董仲舒曾经在江都王的宫殿里居住过一段时间,但是后来却被迫离开了这个地方。这句诗中的“汉日”就是指这个历史事件,而“江都相”则是对董仲舒的尊称。

第二联“玉杯存俎豆,青简重天人”。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当年董仲舒祠庙里供奉的酒器和祭品都是用珍贵的材料制成的,而现在只剩下了一些青简上的记录。这里的“青简”是指古代的一种书写材料,它可以用来记录天人的道法。这句诗表达了对过去祭祀活动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当时人们对董仲舒的敬仰之情。

第三联“夕鸟窥园下,秋花裛露新”。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夕阳下的美景:一只鸟儿在园子的下面窥视着什么,而园中的秋花也沾着露水显得更加鲜亮。这里运用了拟人手法来描绘景物,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诗中所蕴含的情感。

第四联“凄凉不遇赋,千载一沾巾”。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如今我已经沦落到凄凉的地步,只能写出一篇《不遇赋》来倾诉心中的苦闷。千百年来只有我一个人能够拥有这份作品,真是令人羡慕不已啊。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感慨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自豪感。

整首诗通过描写董仲舒祠庙的变迁和诗人自己的感受,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与个人情感的抒发。通过对古代人物和现实的对比,诗人揭示了社会现实的残酷和个人境遇的变化,同时也寄托了自己的理想与抱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