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秋潦急,群盗正纷纷。
去远惊秋半,愁多语夜分。
空城寒更雨,哀角断还闻。
正值南飞雁,嗷嗷度海云。

【注释】

青县:在今河北,属天津府。高大:即高适,字达夫。

雨泊:指秋雨连绵不绝地停宿在船上。甲辰:天宝十四载(755)。

秋潦急:秋天河水涨溢,水流湍急。

纷纷:指盗贼很多。

去远惊秋半:走了很远才惊觉已是深秋了。

嗷嗷:哀鸣声。度海云:渡过渤海。

【赏析】

《自蓟北归》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高适。此诗写诗人于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秋天从蓟北回京的途中,夜泊于青县时触景生情而作。全诗四句,首联写景,颔联、颈联叙事抒情,尾联写意。

“黄河秋潦急”,黄河之水,秋季泛滥成灾,这是眼前实景。

“群盗正纷纷。”盗贼众多,正是乱贼蜂起之时。“纷纷”二字用得极为贴切。一个“正”字,更显出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

“去远惊秋半”,诗人已经走得很遥远了,才意识到已是深秋时节。“惊”是诗人内心感受的反映。“愁多语夜分”,“愁多”是指旅途中的艰辛。夜深人静的时候,诗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只好在梦中寻找安慰。

颔联写诗人在长途旅行中,经历了秋雨绵绵和盗贼横行的艰难险阻。诗人以“惊秋半”、“愁多”等词语,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忧虑和不安。

颈联写诗人在夜晚听到凄厉的哭声,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哀伤之情。“空城寒更雨”,“寒更”是指深夜里的风雨交加,“空城”则形容诗人孤独无依的处境。

尾联写诗人看到大雁南飞,心中不禁感慨万分。“嗷嗷度海云”的比喻,既描绘出了大雁南飞时的悲凉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译文】

黄河之水泛滥成灾,秋雨连绵不断,盗贼横行天下。

走远之后才发现已是深秋,愁绪萦绕心头难以入睡。

深夜里听到凄厉的哭声,空寂的城中只有雨水和哭泣。

正当南飞的大雁穿过大海上空时,传来一片哀鸣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