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岳钟青帝,明禋配素王。
世家犹不泯,俎豆俨成行。
力养嗟何及,长贫更可伤。
如闻琴瑟在,千载感升堂。

【注释】

谒先贤仲子祠:谒,拜谒。仲子,指孔子。仲子祠在山东曲阜县。

光岳钟青帝:光岳,指南岳山。钟,祭天。青帝,天神名。

明禋配素王:明祀,祭祀光明,即祭祀上天,表示对祖先的敬仰。明祀,祭天。

世家犹不泯:世家,世族。不泯,不消灭。

俎豆俨成行:俎豆,古代祭祀时放置肉和酒的器具。俨,端正的样子。行列整齐。

力养嗟何及:力养,努力奉养。及,及时。

长贫更可伤:长贫,长久贫穷。可伤,可悲。

如闻琴瑟在:如闻,好像听到。琴瑟在,好像听到了琴瑟的声音。

千载感升堂:千载,一千年。升堂,进升到殿堂。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甲辰(1074)年春天谒孔子故里孔庙后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崇敬先贤、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首联“光岳钟青帝,明禋配素王”,点出题旨,写诗人来到孔子的故乡,看到青天之下的高大山峰(光岳),以及那巍然屹立的孔庙(钟青帝),不禁想到孔子是与天地一样伟大崇高的人物。这里“光岳”是象征,暗喻着孔子的伟大和神圣;“钟青帝”则是直接写孔子像天地那样庄严。接着又进一步说:祭祀天地之礼就是祭奠孔子的,这样就把孔子的伟大和崇高同宇宙万物联系起来了。此两句是全诗的纲领,概括地表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颔联“世家犹不泯,俎豆俨成行”,紧承上句而来,写孔子的后代子孙,依然保持着孔子的遗风。他们世代相承,没有因时间的推移而衰亡,这是多么令人敬佩啊!“俎豆”,古代祭祀时放置肉和酒的器具。这一句的意思是说,虽然孔子的后代子孙已经没有了,但是孔子的精神却永远活在人们心中。这里用“俨成行”表现孔子后代子孙之多,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孔子的敬仰之情。

颈联“力养嗟何及,长贫更可伤”,写孔子后代子孙因为贫困而无法供养孔子,这是十分令人痛惜的。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孔子后代子孙的同情和惋惜之情。

尾联“如闻琴瑟在,千载感升堂”,是说孔子的弟子们还在世,他们能够理解孔子的思想和精神,并且传承下去。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孔子弟子们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孔子思想传承的美好愿望。

这首诗通过写孔子的后代子孙、孔子的思想精神等,表达了诗人对圣人孔子的崇敬和怀念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揭示了社会现实的残酷无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