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月空江满,寒云万里收。
纤毫瞻顾兔,恍忽动潜虬。
望远高楼笛,行歌半夜舟。
南征有鸿雁,相傍宿沙头。

【注释】

孤屿亭:在今浙江桐庐,是钱塘江上著名的古亭。对月:赏月。皎月空江满:明亮的月光洒满了江面,显得十分空旷。纤毫:指月亮。瞻顾兔:抬头看看兔子。恍忽:形容恍惚之间,仿佛看到蛟龙在动。望远高楼笛,行歌半夜舟:眺望远方的高楼,听到楼上传来的笛声;乘着半夜的小船,吟诵着诗歌。南征有鸿雁,相傍宿沙头:大雁向南飞翔,有的栖息在沙滩边。

【赏析】

《孤屿亭对月》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绘了诗人夜坐孤屿亭上,面对皎洁明月、澄空江水和苍茫云海所引发的遐思。全诗意境清幽,格调高远,以景写情,情景交融,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及向往之情。

首联“皎月空江满,寒云万里收”。这里,诗人以“皎月”和“寒云”作为描写的对象,通过这两个意象的对比,展现了一幅美丽的月夜图。诗人首先以“皎月”为画面主体,用“空江满”来形容月色映照下的江面,给人一种空灵而清澈的感觉。接着,诗人又用“寒云”来衬托江面的明亮,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颔联“纤毫瞻顾兔,恍忽动潜虬”。这里,诗人以“纤毫”和“恍忽”来形容自己对月亮的感受。诗人抬头仰望夜空中的月亮,只见那皎洁的月光洒落在江面上,使得江面变得格外明亮。同时,诗人还注意到了江面上的一些细微之处,如“纤毫”和“潜虬”(即蛟龙),这些细节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颈联“望远高楼笛,行歌半夜舟”。这里,诗人以“高楼笛”和“行歌”为线索,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热闹的画面。诗人遥望远处的高楼,似乎能够听到楼上传来的笛声;而当他乘着小船行至半夜时分时,则可以感受到江水的流动所带来的愉悦感。

尾联“南征有鸿雁,相傍宿沙头”。这里,诗人以“鸿雁”为画面主体,描绘了它们南飞的场景。诗人看到这些大雁在天空中自由翱翔,时而高飞,时而低掠,给人一种豪迈之感。同时,诗人还注意到了一些细节,如“有”字的使用,使得这个场景更加具体而生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节奏感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及向往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才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