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武亭边树,栖乌夜半啼。
江清枫叶下,天阔雁行齐。
不寐仍杯酒,劳生此杖藜。
谁家采菱调,仿佛度前溪。

东武亭边树,栖乌夜半啼。

江清枫叶下,天阔雁行齐。

不寐仍杯酒,劳生此杖藜。

谁家采菱调,仿佛度前溪。

注释与赏析

1. 东武亭边树,栖乌夜半啼:

  • 东武亭:指位于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的一座小亭子,可能为观景或休憩之地。
  • 栖鸟:夜晚鸣叫的乌鸦,象征寂静和孤独。
  • 夜半啼:描绘了深夜中的乌鸦因寒冷或寻找食物而发出叫声的景象。

2. 江清枫叶下,天阔雁行齐:

  • 江清:清澈的江水,可能因为秋季或雨后的清新感。
  • 枫叶:秋季特有的景色,红黄相间,美丽但稍带凄凉。
  • 天阔雁行齐:天空宽阔,大雁成群结队飞行,形成整齐划一的画面。

3. 不寐仍杯酒,劳生此杖藜:

  • 不寐:失眠,形容夜深人静时难以入睡的状态。
  • 杯酒:借指饮酒解乏,可能是为了驱散睡意或寻求心理安慰。
  • 劳生:劳累的生活状态;“此”字表明这是作者的一种常态。
  • 杖藜:用拐杖行走,象征年迈或身体不便。

4. 谁家采菱调,仿佛度前溪:

  • 采菱调:一种传统的江南民间曲调,常用于吟唱采摘莲藕时的情景。
  • 仿佛度前溪:通过听觉的联想,使得这种曲调仿佛从眼前流淌过的声音。

5.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夜晚景象的精细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旅途劳顿的反思。首句通过描绘东武亭边的景物引出夜半时分乌鸦的哀鸣声,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接下来,诗人转而描述江水清澈与远处雁群飞过的场景,形成了动静结合的画面对比。然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最后两句,通过对夜晚饮酒、使用拐杖的形象描写,以及借助于传统音乐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苦乐参半、岁月流逝的深刻感悟。整首诗虽短,但却情感深邃,引人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