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湘湖水,回流入女墙。
君家湖水上,时有落花香。
海月生江寺,风琴响石堂。
更闻多古调,识曲汉中郎。

【赏析】

蔡邕,字伯喈,东汉人。汉末,董卓专权,挟天子以令诸侯,欲将献帝迁都长安。时蔡邕任左中郎将,上表谏阻,被董卓杀害(见《后汉书.文苑传》)。此诗当是诗人对蔡邕的哀悼和纪念之作。

第一句:“十里湘湖水,回流入女墙。”意思是:湘江之水滔滔滚滚,从远方奔涌而来,流经城下,又折而向东,绕城而去。“湘水”泛指湘江,古属荆州,在今湖南境内。这里借指蔡邕的故乡。“十里”即指蔡邕的家离城不远。“女墙”,城上的短墙,用来防止敌人从城外进攻。这里用来形容河水环绕、环抱故居的景象。第二句:“君家湖水上,时有落花香。”意思是:你家的湖水之上,不时飘荡着阵阵落花的清香。这句写诗人怀念友人的情意。“君家”,指蔡家。“湖水上”,指蔡邕家的屋檐下。“时有落花香”,说明蔡邕的家乡风景优美,景色宜人。第三句:“海月生江寺,风琴响石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海上升起了一轮明亮的月亮,照得江边的寺庙里一片明亮;江水潺潺流过,风吹拂着琴声,奏出悦耳动听的曲调。这一句描写了夜晚江边宁静优美的景致,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第四句:“更闻多古调,识曲汉中郎。”意思是:我听到更多古老的乐曲,认出那是汉朝的曲子。“更”,通“经”,经过的意思;“识曲”,指能辨别曲调。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怀念友人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祖国音乐文化的热爱与向往之情。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流畅,情感真挚、深沉,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友谊和美好的祝愿(王步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