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老原头立,逢迎礼数增。
江村寒抱被,茅屋夜张灯。
兵革愁何极,桑麻话未能。
为言官道近,一舍是西兴。
【注释】:
乙未:宋孝宗隆兴元年。西小江:今江西清江。蔡村:在江西上饶县东。田舍:农家的住房。二首:指《归次西小江行舟被捉夜宿蔡村田舍二首》中的第二首。原头立:站在田间。逢迎礼数增:指遇到官差,态度殷勤,行礼周到。寒抱被:披着衣服睡觉。茅屋夜张灯:晚上点起灯火照明。兵革愁何极:战乱之苦,何时是尽头?桑麻:指农事。一说“桑”为地名,这里指农民。话未能:闲谈也谈不到。为言官道近:告诉官府说官道就在附近。一舍是西兴:离最近的官道只有一小段路。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旅途生活和感受的长诗。诗人从自己被迫离家出走时的情景写起,到到达目的地后的感受,再到夜晚投宿时的所见所闻,最后抒发对战争的痛恨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明快,情感真挚动人。
第一、二句写遇官差,态度殷勤,行礼周至。“野老”,即乡间老人,作者自指;“原头”,田间,泛指田野;“逢迎”,这里是说态度殷勤;“增”,这里指“礼数”。两句的意思是:我在田间碰到了官差,态度很殷勤,行礼也很周到。
第三、四句写夜宿时的情景。“江村”,指江边的村庄;“寒抱被”,披着衣睡;“张灯”,点灯。“兵革”,指战乱;“愁何极”,战乱何时是个尽头?“桑麻”,指农民;“不能”,意思是连说都来不及说。两句的意思是:我到了江边的村子,夜里裹着被子睡觉,连说话的时间都没有。
第五、六句写投宿时的感受。“话”,指谈话;“未能”,没有能说的;“官道”,官道;“西兴”,地名,在今浙江桐乡西,是当时通往京城的必经之路。两句的意思是:我到了蔡村,晚上点起火把谈话,连官道在哪里也没有说。
第七、八句写投宿时的情景和感叹。“官道”,官道;“一舍”,古代十里为一舍,这里指一小段距离;“西兴”,地名,在今浙江桐乡西,是当时通往京城的必经之路。两句的意思是:我到了蔡村,晚上点起火把谈话,连官道在哪里也没有说。
第八、九句写投宿时的情景和感叹。“官道”,官道;“一舍”,古代十里为一舍,这里指一小段距离;“西兴”,地名,在今浙江桐乡西,是当时通往京城的必经之路。两句的意思是:我到了蔡村,晚上点起火把谈话,连官道在哪里也没有说。
此诗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痛恨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百姓生活的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