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三月暮云深,踏破苍苔觅径寻。
遍地柔桑堆白骨,野田苦菜散黄金。
酬神仕女猖狂集,隔院笙歌断续吟。
幽兴到今看正熟,亲操一曲付长琴。

【注释】

壬午:即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菊园:作者侄孙名菊园。分防署:指分驻在苏州的各官署衙署。汪竹轩:名大绅,字竹轩,号青莲,明末清初文学家。长史:官职名,明清时,各州郡长官辅佐长官的幕僚。苍苔:青苔,一种绿色的苔藓。径寻:小路。白骨:这里指被踩死的昆虫和蚯蚓的尸体。野田:田野。苦菜花:一种野生植物,味苦。金:指黄铜色,这里泛指黄金般的色泽。猖狂集:狂欢集会。断续吟:断断续续地吟咏。幽兴:深奥的意趣。正熟:成熟。亲操:亲自弹奏。长琴:古琴名,亦代指弹琴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万历四十年的春天偕同侄子孙菊园泛舟至盛泽,访问了分守署内的汪竹轩长史后所作。诗中通过描写春日游历所见景物、所闻声音,抒发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对官场的厌倦以及归隐田园的愿望。

首联“烟花三月暮云深,踏破苍苔觅径寻。”描绘的是春天的景象。烟花三月,指的是春天,而烟花,则是指繁花似锦、色彩斑斓的花朵。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在春天里游览盛泽,看到美丽的自然景色时的愉悦心情。同时,也表现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颔联“遍地柔桑堆白骨,野田苦菜散黄金。”描绘的是乡村景象。这里的“柔桑”是指柔软的桑树,而“堆白骨”则是说桑树下有许多昆虫和蚯蚓的尸体。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在乡村里看到的景象。同时,也表现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颈联“酬神仕女猖狂集,隔院笙歌断续吟。”描绘的是民间活动。这里的“酬神”是指祭祀神灵的活动,而“仕女”则是指参加祭祀的女性。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在参观民间活动时所看到的景象。同时,也表现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尾联“幽兴到今看正熟,亲操一曲付长琴。”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这里的“幽兴”是指深沉的情趣,而“长琴”则是指古琴。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想要回归田园生活的想法。同时,也表现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对民间活动的观察,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他深沉的意趣和对自然的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