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道吴江景象殊,停棺累累傍桑枝。
青山有地魂何在,白骨无情吊岂知。
鬼哭但愁风雨夜,邑人偏废蓼莪诗。
蔂梩归反奚难尽,颡泚应回睨视时。

【注释】

壬午:即崇祯十一年(1638)。菊园:指作者的儿子。盛泽:县名,在苏州东南。分防署:指吴江府的分守官署。汪竹轩长史:指汪士琦,字竹轩,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与顾炎武、黄宗羲齐名。蔂梩:古代祭祀时使用的竹制礼器。

不道:不要说。吴江:即今江苏苏州一带。桑枝:指桑树,古代用桑木作棺材。鬼哭:形容哭声凄切。邑人:这里泛指当地人民。蓼莪诗:指《诗经·小雅·蓼莪》,原为哀悼父母的诗。

【赏析】

这是一首借景抒怀的七律。前六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全诗以“鬼哭”起兴,抒发对国事和家乡的忧虑之情。首联写吴江景色与自己的心情的反差,颔联写自己对故乡的怀念和悲伤,颈联写对人民的同情和忧虑,尾联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语言简练,富有韵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