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来庠序思悠悠,世德清芬孰与俦。
乡校几筵垂百祀,名山俎豆永千秋。
东林兴废悲殊劫,南国风骚续古愁。
幸有耳孙绳祖武,相期当道骋骅骝。

【注释】:

丁丑秋八月随鉴亭家兄监修尊经阁有感二首 其二

来往庠序思悠悠,世德清芬孰与俦。

乡校几筵垂百祀,名山俎豆永千秋。

东林兴废悲殊劫,南国风骚续古愁。

幸有耳孙绳祖武,相期当道骋骅骝。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学习经历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待。

译文:
在庠序之间来来回回,思绪如流水般悠悠。
世间的德行如同清风芬芳,谁能与之相比?
家乡的学宫几案上,我留下了百年的纪念;
名山中祭祀祖先的日子,永远流传千秋。
曾经兴盛一时的东林书院,如今却面临兴衰之劫;
南方国家的文化传统,也在继古之后延续愁绪。
幸运的是子孙后代能继承祖辈的学问,
我们期望能在仕途上驰骋如骏马一般。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随同鉴亭家兄监修尊经阁时有感而发之作。诗人通过对过去的回顾与未来的展望,表达了自己对学问传承的深切关怀以及对个人命运的关注。

诗中“往来庠序思悠悠”,描述了自己在庠序之间的往来,这种往来不仅仅是一种地理上的移动,更是心灵上的交流和碰撞。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表达了自己在学术道路上的迷茫与困惑,同时也展现了对知识追求的热情与执着。

“世德清芬孰与俦”,诗人将世间的德行比喻为清新的芬芳,强调了其独特性和珍贵性。这不仅表达了对道德品质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和向往。同时,诗人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孰与俦”,即谁能与之匹敌?这既是一种自我挑战,也是一种对外界的期待。

“乡校几筵垂百祀,名山俎豆永千秋”,两句诗描绘了家乡学宫和名山中的祭祀活动,这些活动象征着文化的传承和历史的记忆。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不仅表达了对家乡和文化的怀念之情,也强调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个人学术经历的回忆和反思,也有对未来的展望和期待。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达,展示了自己对学问的尊重和热爱,以及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