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宁堂中雁足镫,依稀题字汉竟宁。
谁其造者纷列名,稽百官志官可徵。
永始贾庆旧有称,惜哉未及同岑登。
又复沈埋六百龄,渐磐遵陆虽不胜。
犹带首山云空青。
当年茂陵慕轩后,脱屣妻子思飞行。
八神五帝各致祭,直自蒲隰连蓬瀛。
历昭及宣莫敢替,晋巫领之荐明馨。
桥山龙髯渺莫乘,溯以雁足杳冥冥。
伫望乌号下太清。
赤符之火天不夜,鹑鸟有咮哕中星。
凤膏烛与鱼膏并。
夜深轩后来陟降,钜鹿神人导前旌。
徂赉天子且长生,谁知纪年谶已成。
嗣皇燕尾啄倾城,新都臣君奏蛙声。
可怜雁足趼弗撑,畴为高庙嘘炎精,何况首山之荒庭。
劫灰已尽邀呵濩,飞落淮南双翮零。
山馆书签侔七略,太乙藜照来五更。
古铜潜发光荧荧,哦诗弗类斋宫铭。
笑指雪泥瓜印横。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汉竟宁宫铜雁足镫的诗歌。它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和文化的热爱,以及对古人智慧和创造力的钦佩。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汉竟宁首山宫铜雁足镫歌为马半查
这首诗的主题是描述汉代竟宁时期的首山宫铜雁足镫。雁足镫是一种古代交通工具,它的形状像一只大雁,下面有四个蹄脚,可以放在车上作为脚踏。这种工具在古代交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寿宁堂中雁足镫,依稀题字汉竟宁。
在寿宁堂中,有一个雁足镫,上面刻着“汉竟宁”三个字,这可能是关于这个雁足镫的一个传说或者故事。
谁其造者纷列名,稽百官志官可徵。
这个雁足镫是由谁制造的呢?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查阅百官志来解答。百官志是一种记录官员事迹的书籍,其中可能包含有关雁足镫的信息。
永始贾庆旧有称,惜哉未及同岑登。
永始时期曾经有一个名叫贾庆的人使用过雁足镫,可惜他没有能够像岑登一样攀登到高处。这里的“岑登”可能是一个比喻,表示一个人的事业达到了高峰。
又复沈埋六百龄,渐磐遵陆虽不胜。
这个雁足镫又再次被埋藏了六百年,虽然它依然坚固耐用,但是已经无法再承载重物了。这里的“渐磐遵陆”是一个成语,意思是逐渐地走下坡路。
犹带首山云空青。
这个雁足镫仍然保持着首山的青色。首山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
当年茂陵慕轩后,脱屣妻子思飞行。
在茂陵这个地方,人们曾经仰慕过轩辕之后。这个人可能是指古代的英雄人物,他放弃了世俗的生活,追求自由飞翔。
八神五帝各致祭,直自蒲隰连蓬瀛。
八神五帝各自祭祀他们的土地,这些土地与蓬莱、瀛洲等仙境相连。这里的“蒲隰”是指一种植物的名字,而“连蓬瀛”则是一种神话中的仙境。
历昭及宣莫敢替,晋巫领之荐明馨。
从昭到宣的各个朝代都没有人能够替代这位巫师的地位,因为他的才能得到了皇帝的信任和推崇。
桥山龙髯渺莫乘,溯以雁足杳冥冥。
桥山的龙髯已经被遗忘了,只能用雁足来追溯它的踪迹。这里的“龙髯”可能是指一种珍贵的药材或装饰品。
伫望乌号下太清。
他伫立在乌号之下,仰望天空中的星辰。这里的“乌号”可能是指一个星座的名字。
赤符之火天不夜,鹑鸟有咮哕中星。
赤色的符文带来了光明,使得天空不再黑暗,而鹑鸟的尾巴形状就像是中星。这里的“鹑鸟”可能是指一种鸟类。
凤膏烛与鱼膏并。
凤膏和鱼膏一起燃烧,照亮了整个房间。这里的“凤膏”可能是指一种贵重的材料制成的蜡烛,而“鱼膏”则是指一种鱼类的脂肪。
夜深轩后来陟降,钜鹿神人导前旌。
夜晚降临时,轩后的人前来巡视,巨鹿的神人也在前面引导着队伍前进。这里的“轩后”可能是指古代的一位帝王的名字,他的人称为轩后氏。
徂赉天子且长生,谁知纪年谶已成。
他给天子带来食物和长寿的愿望,却不知道纪年的预言已经实现了。这里的“徂赉”可能是指一种礼物或贡献的意思。
嗣皇燕尾啄倾城,新都臣君奏蛙声。
新登基的皇帝拥有燕尾般的美丽,而新都县的人民也为他献上赞美的声音。这里的“燕尾”可能是指一种华丽的服饰或者容貌的特征。
可怜雁足趼弗撑,畴为高庙嘘炎精,何况首山之荒庭。
可怜的人们只能依靠坚硬的雁足来支撑自己的重量,更不用说高庙的殿堂了。这里的“高庙”可能是指某个重要的建筑物或机构。
劫灰已尽邀呵濩,飞落淮南双翮零。
战争结束后,所有的战火都被烧毁了,淮南地区的两只鸟儿失去了翅膀。这里的“劫灰”可能是指战乱带来的灾难或破坏。
山馆书签侔七略,太乙藜照来五更。
山中的书房里摆放着书签,数量足以与《七略》相媲美。《太乙藜照》是古代的一种计时方法,用来计算时间和日出日落的情况。这里的“太乙”可能是指一种古老的计时仪器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