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公七秩后,旦旦望抱孙。
兰芽不我茁,何以慰暝魂。
三复柳州语,每祭为声吞。
晨起闻喤喤,亟向先庙陈。
潸然转出涕,已不逮吾亲。
释子语轮回,闻之辄加嗔。
有客妄附会,谓我具宿根。
琅江老督相,于我乃前身。
一笑妄应之,燕说漫云云。
昨闻正气堂,豫告将雏辰。
在我终弗信,传之颇惊人。
聊以充谈助,用语汤饼宾。
时过而后学,辛苦且难成。
古人重胎教,所以豫兢兢。
儿今已堕地,知觉渐以萌。
荆妻其慎诸,蒙养在稚龄。

【注释】

五月十三日:指农历五月初三。举一子:生一个男孩。先公:先父。旦旦望抱孙:每天盼望能抱孙子。兰芽不我茁:兰花的嫩芽没有长出来,不能和我结出子孙。暝魂:死去的亲人的灵魂。三复柳州语:三遍诵读柳州柳宗元的《与李翱书》。柳宗元在这封信里劝慰朋友不要悲伤、不要沉溺于哀伤之中。每祭为声吞:每到祭祀的时候,声音低沉,像吞咽一样。晨起闻喤喤:早晨起来听到喧闹的声音。陈:祭拜。潸然:眼泪流下来了。转:转变。已不逮:比不上。释子:佛教徒。轮回:佛教中所说的因果报应,生死轮回。具宿根:具备佛家讲的根基。琅江老督相:琅江老人是前朝的一位督相(相当于现在的省长)。乃:原来是。燕说:闲谈。燕说漫云云:像燕子一样随意说说。豫告将雏辰:提前告诉我将要出生的婴儿。终弗信:终究不相信。传之颇惊人:传给别人,使人感到惊奇。聊以充谈助:姑且用来作为谈话的资料。用:使用。汤饼宾:指吃汤和面点的人,泛指宾客。时过而后学:等到时间过去了再去学习。辛劳而难以完成。古人重胎教:古人非常重视胎儿的教育。所以豫兢兢:所以预先小心谨慎。儿今已堕地:现在孩子已经出生了。知觉渐以萌:开始有了感觉。荆妻:妻子的别称。其:希望他能。慎诸:谨慎地对待。蒙养:抚养和教育。在稚龄:处在童年时期。【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诗,也是一首悼亡诗。诗人怀念先父,同时也抒发了对亡儿的哀悼之情。

首联“先公七秩后,旦旦望抱孙。”意思是先父已经去世七年了,每日还盼望抱上孙子。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怀念及对家庭的期望之情。

颔联“兰芽不我茁,何以慰暝魂。”意为兰花的嫩芽还没有长出来,怎么能安慰死去的父亲的灵魂呢?表达了作者对亡子的深深思念及悲痛欲绝的心情。

颈联“三复柳州语,每祭为声吞。”意思是多次诵读柳州柳宗元的《与李翱书》,每次祭祀都哽咽难言。表达了作者对亡友的追忆及对亡子的哀悼之情。

尾联“晨起闻喤喤,亟向先庙陈。”意思是早晨起床听到喧哗声,急忙去先祖祠堂。表达了作者对亡夫的思念以及对先人敬仰的情感。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表达了作者对亡人的深深怀念以及对家庭的期望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