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疏定林寺,传是舒王址。
暮年一壑中,空书福建子。
尧舜君民志未伸,耿耿可鉴诸鬼神。
拟之王卢岂其伦?
泥古信匪人,遂以酿祸根,是则殊可嗔。
坡陀羸马哦诗处,白鹤红鹤都飞去。
空馀百尺松,我疑犹是元丰树。
定林寺
萧疏定林寺,传是舒王址。
暮年一壑中,空书福建子。
尧舜君民志未伸,耿耿可鉴诸鬼神。
拟之王卢岂其伦?
泥古信匪人,遂以酿祸根,是则殊可嗔。
坡陀羸马哦诗处,白鹤红鹤都飞去。
空馀百尺松,我疑犹是元丰树。
【注释】
- 萧疏:冷落、寂寞。
- 传是:传说是。舒王:即舒王张士诚,曾被封为吴王。
- 暮年:晚年。
- 空书:白白写了。福建子:指福建省的文人。
- 元丰:北宋神宗年号(公元1078-1085年),这里指苏轼被贬至惠州时所居住的地方。
- 泥古信匪人:拘泥于古人的是非观念,不辨真伪。匪:通“非”。
- 王卢:指唐代诗人王勃和卢照邻。
- 泥古信匪人:拘泥于古人的是非观念,不辨真伪。匪:通“非”。
- 元丰树:指苏轼在惠州种植的松树,苏轼在《惠州一绝》中有“千丈阴崖尘不到,惟有藤蒲绕垂杨。”之句。
【译文】
萧疏的定林寺,传说是舒王张士诚的遗址。
他在晚年隐居在深山中,只是写些福建的文人。
尧舜的治国之道未能完全实现,他们的志向依然如明镜般照耀着鬼神。
我想象中的王卢难道就是这种人吗?
他拘泥于古人的是非观念,不辨真伪,最终酿成大祸,实在令人生气。
坡陀上的瘦弱马匹吟咏诗歌的地方,白鹤和红鹤都飞走了。
只剩下那棵百尺松树,我怀疑它就是元丰时期的那棵。
【赏析】
这是一首记游诗。诗人游览定林寺后,感叹人生世事无常,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功过是非的评价,抒发了对当时政治腐败的不满和忧虑。首联写定林寺的历史背景和地理位置;颔联描写了作者晚年隐居的情景;颈联批评了历史上一些英雄壮举未竟功业就去世的悲剧,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尾联通过对比古今,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与对未来的展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深沉,思想内涵丰富,艺术表现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