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波喜宁静,使君合高闲。
时闻桃花气,生香研席间。

【注释】

筼(wén)亭:即筼筜亭,在海昌县,是北宋名臣晏殊的别墅。使君:古代对地方长官的尊称。“海波喜宁静”四句:海波喜欢平静,太守应当安闲自在。时闻桃花气,生香研席间,不时听到桃花的香气飘来,使人心情舒畅,就坐在书房里品茗。

【赏析】

《筼亭宪使海昌署斋池馆杂咏 其二》为宋代文学家晏殊所作咏物诗。这首诗通过赞美筼(yún)亭,表达了诗人对恬淡、清闲生活的喜爱之情。全诗语言平易自然,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首句“海波喜宁静”,描写了海波的特点——宁静。海波是自然界中最富有情感的生命体,它喜怒哀乐都能直接传达给观者,因此被人们称为“有情之物”。这里的“宁静”指的是海波的平静无波,与下文的“高闲”形成鲜明对比。海波之所以能够“宁静”,是因为其背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

次句“使君合高闲”,则是对诗人自身形象的描绘。使君在这里是指地方长官,而“高闲”则是指清闲自在的生活状态。晏殊作为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在官场上的地位并不显赫,但他却能够保持内心的平和与超脱,这正体现了他对于“高闲”生活的向往。

三句“时闻桃花气,生香研席间”,则是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书房中品茗的场景。这里提到的“桃花气”并非指现实中的桃花,而是用来形容书房中弥漫着的一股清新的气息。这种气息仿佛是从桃花中散发出来,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最后一句“生香研席间”,则是点明了诗人品茗的具体动作。他坐在书桌前,手中拿着茶具,细细品味着茶香,这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整首诗通过对筼(yún)亭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恬淡、清闲生活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揭示了作者内心深处对于功名利禄之外的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