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励学术,在国设专职以前,至今群彦承流,笔缕犹深先觉感;
世俗嫌疑,于公之真诚何损,但读九重温诏,钧衡想见老成风。

诗句解读

第1句:“奖励学术,在国设专职以前,至今群彦承流,笔缕犹深先觉感。”

  • 注释:国家设立专门机构来奖励学术,这之前已经有众多学者传承学问,他们的学术贡献依然深远且被后人所感知。
  • 赏析:这句话表明国家在正式设立奖励学术的机构之前,已经有许多学者在进行学术研究并取得显著成就。他们的贡献不仅在当时受到了认可,而且对后来的学术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2句:“世俗嫌疑,于公之真诚何损,但读九重温诏,钧衡想见老成风。”

  • 注释:面对世俗的猜疑和质疑,你的真诚并不会受到损害。你只是通过阅读那些关于九重宫闱的诏书,就可以让人感受到你老成持重、稳重的性格。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张百熙的赞赏之情。即使面临世俗的误解和质疑,张百熙仍然保持着自己的真诚和正直。他的行为举止让人感受到他的老练和稳重,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臣一样。

译文

奖励学术,在国设专职以前,至今群彦承流,笔缕犹深先觉感;
世俗嫌疑,于公真意何所伤,唯凭九重旧诏,可识君老成风范。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张百熙在学术奖励制度建立前就已经做出的突出贡献的描述,以及对其为人品质的肯定,表达了对张百熙的尊敬和赞赏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学术界的怀疑和不认可,以及人们对于真正学者的敬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