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钺亲驱寇,分麾扼要先。
战能遵指授,动辄秉机权。
鸮鸟巢全覆,妖狐命苟延。
楼兰须共灭,功胜勒燕然。
【注释】
- 仗钺:执斧,古代兵器。
- 亲驱:亲自率领。
- 分麾:分开指挥的旗帜。
- 遵指授:遵照指挥。
- 辄(zhuó):立即。
- 秉机权:掌握大权。
- 鸮(xiāo)鸟:猛禽,比喻凶恶的敌人。
- 楼兰:古代国名,今新疆鄯善县西。
- 燕然:即“安边”或“镇北”,地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 勒:刻石纪念。
【赏析】
此诗是诗人向大将军伯费扬古表示祝贺胜利的诗作。首联赞其威武之才;颔联写其临阵指挥有方;颈联以鸮鸟、妖狐比喻敌军,指出他们必败无疑;尾联则希望与大将军一起消灭敌人,为巩固边防立下赫赫战功,永载史册。全诗写得气势磅礴,酣畅淋漓,充分表现了作者对大将军英勇善战、功勋卓著的赞扬之情。
第一句“仗钺亲驱寇”,赞扬将军亲自率军作战,显示了其勇猛果敢和统帅才能。“仗钺”是古代一种仪仗,用斧子作为象征,表示权力和威严。“驱寇”则意味着驱逐敌人。这一句赞美了将军的英勇善战。
第二句“分麾扼要先”,进一步描绘了将军的指挥才能。“分麾”是指分开指挥的旗帜,“扼先”则是控制着关键之处。这一句赞美了将军在战场上的卓越领导能力。
第三句“战能遵指授”,赞扬了将军在战斗中的服从性和执行力。“遵”是遵守的意思,“指授”则是指挥命令。这一句赞美了将军的严谨作风和忠诚于职责的精神。
第四句“动辄秉机权”,赞扬了将军的果断和机智。“动辄”是形容随时都这样,“秉机权”则是掌握着决定胜败的关键。这一句赞美了将军在关键时刻能够果断决策,抓住战机的能力。
第五句“鸮鸟巢全覆”,以鸮鸟巢被覆为例,形象地说明了敌军的弱点和灭亡的命运。“鸮”是一种凶猛的鸟类,它的巢穴容易被人破坏,用来比喻敌人的脆弱和不堪一击。这一句赞美了将军敏锐的洞察力和对敌人弱点的把握。
第六句“妖狐命苟延”,以妖狐苟延残喘来比喻敌军的挣扎和无力。“妖狐”通常用来形容狡猾的敌人,而在这里则是用来讽刺那些企图抵抗却无济于事的对手。这一句赞美了将军对敌人顽强抵抗的蔑视和对其最终失败的预见。
最后一联“楼兰须共灭,功胜勒燕然”,是对将军战绩的肯定和对未来的期望。“楼兰”是古代西域的一个城邦国家,这里指的是敌人。“功胜”则意味着战争的胜利已经唾手可得。“勒燕然”则是刻石记功,表明这次胜利将会成为历史上的辉煌一页。这一句表达了对将军取得辉煌成就的期待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