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代存虚议,今为我外藩。
河环沙碛暖,境阔草滩繁。
错落绥延接,迷离朔漠吞。
时巡曾不到,特示抚柔恩。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诗句解释:
- “河套西望”:指的是古代黄河以西的地区,这里指的是边远荒僻之地。
- “往代存虚议,今为我外藩”:以前人们只是议论和想象,现在却成了我的边疆。这里的“虚议”指的是过去人们对边疆的无实之论,而“外藩”则是对外邦、边远地区的一种称呼。
- “河环沙碛暖,境阔草滩繁”:黄河环绕着荒凉的沙漠地带,气候温暖;边境辽阔,草原茂盛。
- “错落绥延接,迷离朔漠吞”:边疆地区的山川错落有致,延绵不绝;边界地带在朦胧中与北方的大漠相接。
- “时巡曾不到,特示抚柔恩”:皇帝曾经巡视边疆但没有亲自到访,现在特意表示出柔和的恩惠。
译文:
往代的人们只在纸上讨论,如今我成了边疆的一员。
黄河环绕着荒芜的沙漠,气候温暖;边境辽阔,草原茂盛。
边境的山水交错绵延,边界地带模糊地与北方的沙漠相连。
皇帝曾经巡视边疆但没有亲自到访,现在特意表示出柔和的恩惠。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河套地区的历史变迁和边疆的自然景观,反映了唐代边塞生活的艰辛和朝廷对边疆的重视。诗中的“外藩”一词,不仅指地理位置上的边疆,也暗含了边疆居民对于中央政府的忠诚与依赖。同时,诗歌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心以及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一种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以及对国家边疆安全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