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趣非关日涉,怡情爱与古稽。
夕景偏宜飒尔,春物未至昌兮。
盆里梅全吐萼,墙头柳始生稊。
遮莫银蟾虚度,剪灯静赏堪题。
诗句释义
1 红杏园夕景 - 此句描绘了夕阳下红杏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喜爱。
- 成趣非关日涉 - 意指这种美好并非因为与太阳的接触而产生,而是内在的美。
- 怡情爱与古稽 - 表达了一种通过观察古物(如古代的书籍)来愉悦情感的过程。
- 夕景偏宜飒尔 - 描述夕阳下的景色给人一种独特而清新的感觉。
- 春物未至昌兮 - 虽然春天还没有到来,但是一些植物已经显示出了生长的迹象。
- 盆里梅全吐萼 - 描绘了梅花在盆里全部开放,展现了生命力。
- 墙头柳始生稊 - 描述了墙头上的柳树开始发芽,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 遮莫银蟾虚度 - 用“遮莫”表现诗人对于明月无法照亮自己的愿望,表达了一种孤寂或遗憾的情绪。
- 剪灯静赏堪题 - 尽管环境孤寂,但诗人选择在夜晚安静地观赏,并写下了自己的感受或想法。
译文
夕阳映照的红杏园景色令人陶醉,它的美好并不是因为太阳的直接接触,而是由内而外的自然之美;我通过观察古老的书籍来愉悦自己的情感。夕阳的景致特别适宜,让人感觉清新。尽管春天尚未到来,一些植物已经展现出生机勃勃的姿态。盆栽中的梅花已经完全开放,展现了它们的坚韧和生命力。墙头的柳树枝条已经开始发芽,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尽管月亮的光芒未能照亮我的内心,但我仍然选择在月光下安静地欣赏,并且写下了我的感想和记录。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作者的情感世界。首句“红杏园夕景”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色彩斑斓、生机勃勃的画面中。接着,“成趣非关日涉”表明美的感知并不依赖于与外界的直接接触,而是源于内心深处的感受,这种观点体现了一种超然脱俗的审美观。
诗人在诗中多次使用“夕”字,这不仅是因为夕阳的美景本身,更是一种时间的流逝和生命感的体现。“夕景偏宜飒尔”,这里的“飒尔”形容词,描绘了夕阳下景色的独特魅力,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一抹斜阳带来的温暖和宁静。
诗中的“春物未至昌兮”一句,既展现了诗人对春天即将到来的期盼,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新生活的向往和期待。而“遮莫银蟾虚度”则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反映了诗人在特定情境下的孤寂心情。
整首诗以“剪灯静赏堪题”作为结尾,既点明了诗人选择在寂静的夜晚独自享受这份宁静,又表达了通过文字记录下这份宁静和美好的愿望。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勾勒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景画,同时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远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