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屋几楹渔舍,疏篱一带农家。
独速畦边秧马,更番岸上水车。
牧童牛背村𥴦,馌妇钗梁野花。
辋川图昔曾见,摩诘信不我遐。

圆明园四十景诗 其二十六 北远山村

矮屋几楹渔舍,疏篱一带农家。

独速畦边秧马,更番岸上水车。

牧童牛背村𥴦,馌妇钗梁野花。

辋川图昔曾见,摩诘信不我遐。

赏析

《圆明园四十景诗·其二十六·北远山村》是一组描绘圆明园中景观的诗歌,其中以乾隆皇帝御题的《北远山村》最为著名。该诗不仅展现了清代圆明园的田园风光,更是反映了当时帝王对农桑文化的推崇和关注。

首句“矮屋几楹渔舍,疏篱一带农家。”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简朴的乡村景象。矮小的茅屋与稀疏的竹篱构成了渔舍与农田之间的界限,形成了一种和谐的自然美。诗人通过这些细节,传达了农村生活的质朴与宁静,让人仿佛置身于古代的田园之中。

“独速畦边秧马,更番岸上水车。”进一步描绘了农民在田间劳作的情景。秧马在田野中独自前行,象征着勤劳与坚韧;岸上的水车则代表了古代农民的智慧与创造力。这些生动的描绘,不仅展示了农业劳动的艰辛,也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辛勤付出的赞美。

“牧童牛背村媱,馌妇钗梁野花。”这两句诗进一步展现了乡村生活中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象。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着笛子,而妇女们则在田间劳作之余,欣赏着野花的美丽。这种画面不仅让人感受到了乡村的宁静与美好,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

“辋川图昔曾见,摩诘信不我遐。”诗人最后一句表达了自己对古代田园生活的怀念和向往之情。他回忆起曾经见过的辋川图,那是他对田园生活的美好记忆。而如今,虽然已经远离了那个时代,但是诗人依然心向往之,希望再次体验那份宁静与美好。

这首诗通过对圆明园中北远山村的描绘,展示了清代皇家对农桑文化的关注和崇尚。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美丽的田园之中。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古代田园生活的怀念和向往之情。它是一首充满诗意和情感的佳作,值得细细品味和欣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