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颇觉厌春风,今岁春风正复好。
于风已自不嫌听,况听之于松树杪。
泠泠谡谡响不已,八音繁会绎如皦。
朅兹属耳正何妨,风入松同相值巧。

【注释】

韵松轩:诗人住所。即事:即景吟咏,作诗。

往年:指去年,即上一年。

厌:厌倦。

今年:指本年。

风已自不嫌听:风已经吹拂到了耳旁,不觉得厌烦了。

于风已自不嫌听:对春风的吹拂并不感到讨厌。

况听之于松树杪:更在松树的梢头聆听春风的吹拂。

泠泠谡谡响不已:松树枝叶相互摩挲发出的声响不绝于耳。

八音:古代称乐器为“八音”,这里指各种声音,泛指自然界的声音。

繁会绎如皦(jiǎo):纷繁地交织在一起,像乐谱一样清晰。

朅兹:这、这样。属耳:侧耳倾听。正何妨:又有何妨?

巧:巧妙、灵巧。

赏析:

这首五律,以清新淡雅的风格,描绘出一幅优美的春景图。

前两句是写景。开头说“往年颇觉厌春风”,表明去年春天时,作者曾因秋风萧瑟而感到厌恶。但今年的春风,却好得无以伦比,所以下文便写道:“今岁春风正复好。”这里的“复”字,不仅说明春风好得出乎意料之外,而且表示它好得令人难以置信。

“于风已自不嫌听”,进一步写出了作者对春风的热爱和欣赏。“何况听之于松树杪”,则是说不但自己不嫌恶春风,而且觉得它在松树上的枝梢上呼啸,也很有趣。这就把读者带进了一个美妙的境界中去了。

第三联“泠泠谡谡响不已,八音繁会绎如皦”,是对前一句的具体化。这里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松树在春风中的摇曳。它那“谡谡响不已”的枝叶摩挲声,仿佛是奏出了一首大自然的乐曲,而且那乐声之和谐,简直像古代的“八音”那样美妙,那样清晰。

第四联“朅兹属耳正何妨,风入松同相值巧”。这一联的意思是说:我侧着耳朵倾听这美妙的乐曲,又有什么妨碍呢?春风从松树的梢头吹来,与乐曲相和,多么巧妙呀!

写得轻快流畅,自然清新而又韵味十足,使人感到心旷神怡,回味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