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昼短景易阑,复虑高处不胜寒。
即今清和驻跸早,有山罢登孤素抱。
内竖肩舆攀巘萝,更弗松下鸣梢诃。
绝顶放眼一千里,犁云锄雨何其多。
东山小鲁泰山小天下,我则何敢凛乎御六马。
惟有祈年意非假,与民休息孜孜者。
雄辩那须夸炙輠,返吾勤政延儒雅。
【注释】
登:登上。玉符山:在今陕西咸阳市,是秦岭山脉的东段支脉。极顶:山峰的最高处。罢:停止。内竖:指宦官。肩舆:肩扛的轿子。攀巘萝:攀登山崖上的松萝。更弗:不再。松下鸣梢诃:松树枝上鸟叫的声音。犁云锄雨:比喻治理国政,使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何其多:多么多,用反问的语气。东山小鲁:指孔子曾为鲁国的国君,后辞官归隐于东山。泰山小天下:指孔子曾说:“大哉吾道也,虽小可以容大。”
【译文】
初春昼短景易阑,复虑高处不胜寒。
即今清和驻跸早,有山罢登孤素抱。
内竖肩舆攀巘萝,更弗松下鸣梢诃。
绝顶放眼一千里,犁云锄雨何其多。
东山小鲁泰山小天下,我则何敢凛乎御六马。
惟有祈年意非假,与民休息孜孜者。
雄辩那须夸炙輠,返吾勤政延儒雅。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登玉皇阁》之一。诗作写于唐肃宗至德元载(756)春天。当时安禄山叛军攻陷长安,唐玄宗出逃四川,杜甫流寓四川成都。此诗作于他流亡到成都时,登临玉皇阁,眺望蜀中山川胜景,感慨时局,抒发忧国之情而作。
“初春昼短景易阑,复虑高处不胜寒。”首句写登高望远时初春日暮的景象,点明时间是初春时节,此时昼短夜长,天气寒冷。第二句写自己担心高处不胜寒冷,表达了自己对前途命运的担忧。
“即今清和驻跸早,有山罢登孤素抱。”第三句说现在朝廷已经安定下来了,所以自己就早点儿登上山顶了。第四句说因为天已放亮了所以自己不再登山了。
“内竖肩舆攀巘萝,更弗松下鸣梢诃。”第五句写自己不用轿,自己爬山。第六句写自己不再让仆人吹口哨。
“绝顶放眼一千里,犁云锄雨何其多。”第七句说站在山顶,放眼望去可以看到万里之外,看到天下的景色。第八句写自己看到这么多的农民耕种田地,就知道天下的农民都在辛苦地劳作着。
“东山小鲁泰山小天下,我则何敢凛乎御六马。”第九句写自己虽然身处乱世之中,但依然保持着自己的气节。第十句说即使如此,也不敢妄自尊大,因为天下还有很多人需要他的保护和支持。
“惟有祈年意非假,与民休息孜孜者。”最后一句说只有祈祷上天能给予他们恩赐,让他们能够过上安定的生活,并且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全诗以登玉皇山为背景,通过描绘山水景色和人物活动,表现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深沉的情感和忧虑。语言朴实无华,却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