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艰酌加价,毋俾司农程。
补苴示大端,推行宜殚诚。
观海塘志事示总督杨廷璋巡抚庄有恭
柴艰酌加价,毋俾司农程。
补苴示大端,推行宜殚诚。
注释:柴艰是负责监督修造海塘的官员,他决定在海塘上加价,不要让司农(即主管农业的官员)完成工程。他要修补好大的地方,推广开来要尽心尽力。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海塘修造工作的关切和责任感。他认为柴艰在监督工作中需要更加严格,既要保证工程质量,又要确保工程进度。同时,他也呼吁相关部门要共同努力,共同推进海塘的建设工作。
柴艰酌加价,毋俾司农程。
补苴示大端,推行宜殚诚。
观海塘志事示总督杨廷璋巡抚庄有恭
柴艰酌加价,毋俾司农程。
补苴示大端,推行宜殚诚。
注释:柴艰是负责监督修造海塘的官员,他决定在海塘上加价,不要让司农(即主管农业的官员)完成工程。他要修补好大的地方,推广开来要尽心尽力。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海塘修造工作的关切和责任感。他认为柴艰在监督工作中需要更加严格,既要保证工程质量,又要确保工程进度。同时,他也呼吁相关部门要共同努力,共同推进海塘的建设工作。
【注释】 素节:指初七。新秋:指初秋。 看云成薄絮:薄絮指轻薄如絮的白云。薄絮,像絮一样轻盈的云朵。 临水有微波:微波即细小波纹,水面上出现的细微水纹。 岁月倏分半:岁月,年月;倏,迅速、突然;分半,一半。意思是说,转眼间,年华已过半。 光阴迅几多:光阴,时间;迅,迅速。意思是说,时光飞逝,转瞬即逝。 西山:指终南山。凝望处,即远望处。 桁列烟螺:桁列,排列整齐的样子;列,行列;烟螺
诗句解释与注释: 1. 兴州最古寺,每到礼应亲。 - [兴州最古寺]:兴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池,这里有着许多古老的寺庙。 - [每到礼应亲]:每当来到这里,我都会怀着敬意和亲近之情参与各种祭祀或活动。 2. 策马河桥度,垂鞭农务询。 - [策马河桥度]:骑马经过桥梁,意味着要通过这座桥继续前往目的地。 - [垂鞭农务询]:在田间劳作时停下来询问农民,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 3. 即看优泽霈
【注】文征明的仿李成寒林轴,是一首题画诗。李成是北宋画家,擅长山水画,有“李成寒林图”传世。 诗句释义: - 山树不知名(山中的树木没有名字) - 山泉处处清(泉水清澈,处处可听) - 叶丹飘复止(树叶在风中摇曳,或红或绿) - 石白凸兼平(石头的颜色白而且形状凸出,平整如一) - 疏密擅风伯(树木和石头的分布疏密有致,仿佛风神主宰) - 骚人工寄兴(诗人借自然景色抒发情感) -
【注释】 碧云寺:在江西庐山,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别墅。 “隔岭别为区”,指寺庙与山峦相隔,自成一景;“精蓝静以俱”,指寺院建筑清雅、宁静。 “每参相与好”,意即每次来此参拜,都与僧人相处融洽。 “难论有和无”,意即谈论佛法的有无,似乎难以言说。 “法雨真优渥”,意为佛法如甘霖般深厚滋润。 “碧云任卷铺”,意即云雾缭绕,仿佛可以随意卷起。 “设云云那碧”,意即云朵飘散后,仍显碧绿。
【注释】 过:路过。青县:古县,今属河北。 枕:依傍、靠近。青青柳:柳树青青。 孳益庶:繁殖生息的人多。 总藉:总依靠。衣食:饮食衣服。 安能:怎么能够。粟帛:谷粟和丝帛,泛指财物。 瞻仰:仰望敬仰。 几里步随行:走几步路就跟着你(指跟随我)。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路过青县时所作。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过”字领起全篇,“怜他瞻仰切”一句是诗眼。 第一联“古县河干枕,青青柳向城”
题和阗玉镂东坡夜游图 不眠闲访友,月色正苍凉。 底用秉宵烛,耐堪步野塘。 承天寺将到,积水地何方。 设谓同心孰,依稀似姓张。 诗句解读与译文 1. 不眠闲访友,月色正苍凉。 - 解析: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夜行的情境,表达出一种孤独而又寂寞的情感。 - 译文:我睡不着去拜访朋友,月光显得格外凄凉。 2. 底用秉宵烛,耐堪步野塘。 - 解析:这句表达了诗人在夜晚行走时的心境
谒孔林酹酒 一抔如五岳,永古此幽宫。 天朗林原气,川流洙泗风。 奠椒溯思处,瞻楷不言中。 万载读书者,水源木本同。 注释: 谒孔林:到孔子的墓地去祭拜。 酹酒:在祭品中洒酒以示祭奠。 “一抔”句:比喻孔子的坟墓像五岳一样高大雄伟。 “天朗”句:指孔子墓前树木茂密,空气清新。 洙、泗:指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附近的两条河流。 “奠椒”句:指在孔子墓前祭祀时洒酒祭奠椒柏。 “瞻楷”句
【注释】 梅雨:指春末夏初的连续阴雨天气。 林兰:泛指花卉。 素苞:白色的花朵或花瓣,这里特指梅花。 粉蕊:花心,即花蕊,用来形容梅花的颜色和质地。 映月姿逾澹:形容月亮下,梅花的形态愈发淡雅、清远。 临风香更赊(shē):形容梅花在微风中散发出更加持久、淡雅的香气。 多情怜野雀,栖托一枝斜:形容梅花虽美却孤独无依,被野雀所怜爱,只能寄生在枝条上,显得凄凉而又美丽。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
兴济坝 易闸兹为坝,议因辛卯行。 脊犹出水尺,涨乃泄川平。 北固晏津郡,东虞潦泺氓。 一兴利一弊,要度重和轻。 注释: 1. 易闸兹为坝:用闸门代替堤防来控制水流。 2. 议因辛卯行:讨论在辛卯年进行。 3. 脊犹出水尺:山脊上的水流像出水的尺子那样高。 4. 涨乃泄川平:水位上涨时,河水会泄去。 5. 北固晏津郡:北方的黄河渡口,晏水县。 6. 东虞潦泺氓:东边的湖泊和沼泽地。 7.
这首诗的译文是: 李迪鸡雏待饲,两只小鸡就像仰望着天空。它们的母亲到哪里去了呢? 不知道如何带领它们觅食,谁又能怜悯它们饥饿的肚子呢? 打开地图一看,触目惊心!灾后的土地需要哺养,官员们要慎重啊!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苦难的诗。诗人通过对鸡雏被遗弃在荒废土地上的景象,表达了对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灾难的深深忧虑。 首联写双雏如仰望,其母竟何之。意思是说
观海塘志事示总督杨廷璋巡抚庄有恭 明朝发出庆春,驾言指海宁。 海宁往何为,要欲观塘形。 浙海沙无常,南北屡变更。 北坍危海宁,南坍危绍兴。 惟趋中小亹,北南两获平。 然苦中亹窄,其势难必恒。 绍兴故有山,为害犹差轻。 海宁陆且低,所恃塘为屏。 先是常趋南,涨沙率可耕。 两度曾未临,额手谢神灵。 庚辰忽转北,海近石塘行。 接石为柴塘,易石自久经。 费帑所弗惜,无非为民生。 或云下活沙,石堤艰致擎。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高叔嗣的作品《塔山志事》,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尖山实捍海,塔山舒右翼。 尖山和塔山都是重要的防御设施,它们位于海边,起到抵御海浪侵袭的作用。 翟村当兜湾,赖此雄潮逼。 翟村位于一个海湾处,这个位置非常关键,因为海浪的力量在这里最为强劲。 条石未可筑,块石先救急。 在建设防御设施时,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先使用石块进行紧急建设,然后再考虑使用条石。 其下布石篓
辛未观潮,潮已奇,杭人犹称其力微。 【注释】: 辛未:年号,指宋代的绍兴五年(1175)。 杭人:杭州的人。 力微:力量微小。 丁丑观潮,潮未至,作歌高楼聊纪事。 【注释】: 丁丑:年号,指宋代的淳熙二年(1175)。 高楼:高处建筑。 纪事:记述事情。 似神而非者曰三,逮兹三度潮真酣。 【注释】: 似神非神,说三道四的人称之为“三”,这里指三次观潮,而第三次观潮时,海潮真正达到了高潮。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第一句:“一峰蜿蜒走郡城,众峭攒簇罗天屏。” - 关键词: - 蜿蜒:描述山峰曲折连绵的形态。 - 郡城:指代一座城市或城镇。 - 攒簇:形容众多而聚集的样子。 - 罗天屏:形容群山环绕的景象像屏风一样展开。 - 译文:只见一座山峰曲折延伸,仿佛是走下山城的一条通道,山上群峰汇聚,宛如层层叠叠的屏风般铺展。 2. 第二句:“若有若无寻栈升,造极广厦原平陵。” -
瑞石洞 驻辇有馀暇,吴山近宜眺。 瑞石别一峰,下马喜先到。 初犹步仄磴,既乃入幽窍。 转折若无路,含蓄益致妙。 萝薜绿垂烟,梅柳芳迎曜。 岩半有天池,灵物不可钓。 密竹护阴森,怪石攒茜峭。 孤鶱讶欲坠,傲睨忽疑笑。 攀跻当造顶,全吴归朗照。 坐石写创得,大观更揽要。 注释: - 驻辇:皇帝的车驾停留在某地。 - 吴山:指今天的苏州西山。 - 瑞石:指山上的岩石,因形似玉而命名。 - 余暇
滮湖换轻舟,载咨携大吏。 延楼镜中央,叠坐图次第。 元璙首缔构,仲圭足标致。 名宁诧鸳鸯,利颇擅荷芰。 谓当烟雨蒙,乃值春光霁。 游目益悦心,对时兼得地。 青峦识送迎,白鸟忘呵避。 柔桑验萌芽,绣壤嫌鼓吹。 耕织八政关,钟磬元音肄。 老钱笔老健,蒙庄视蒙翳。 前虚豹尾随,今预鹢头伺。 堤桃伫靧红,渚柳渐凝翠。 近远景毕呈,吟咏兴诚遂。 何殊侍西清,窃幸迓南暨。 迟牵载书船,急控催诗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