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脉伏来龙,突兀涌峦岭。
石梯五十三,未至劳扪井。
真觉泉石佳,幻传光怪耿。
吟谁虎与龙,杂或蛙兮黾。
湛卢及干将,纷称裂苍矿。
惟喜苏子瞻,材雄气犹猛。
细故弗记忆,凿空词场骋。
左右取逢源,聪明非壅哽。
我来凡三度,今昔祗俄顷。
亦三叠其韵,小立春风冷。
观民有正务,偃息讵宜永。
驾言返翠华,江城丽午景。
借问兴所托,云外青莲影。
有暇当再临,名山订予请。
虎邱寺三叠苏轼韵
这首诗是苏轼为虎邱寺创作的。虎丘,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西北部,是一处历史悠久的旅游胜地,以山水之美、古迹之盛而著称。诗中提到的“虎邱”,即指此地。苏轼(1037-1101),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以其豪放派诗词和书法闻名于世。此诗作于元丰七年(1084年),当时苏轼正在苏州任职。
诗句解析:
- 地脉伏来龙,突兀涌峦岭。
注释:这里描绘了虎邱山的地质特征,强调其地形的险峻和壮观。
- 石梯五十三,未至劳扪井。
注释:通过数字“五十三”来形象地说明虎邱寺内石梯的数量,同时也暗示了攀登的过程艰难。
- 真觉泉石佳,幻传光怪耿。
注释:表达了对虎邱山泉水和石头美景的喜爱以及对其神奇色彩的赞赏。
- 吟谁虎与龙,杂或蛙兮黾。
注释:这里的“吟谁”可能是指诗人在吟咏虎邱寺时,联想到了虎与龙这两种强大的意象,而“蛙兮黾”则可能是指周围的动物或自然景象。
- 湛卢及干将,纷称裂苍矿。
注释:这里的“湛卢”和“干将”都是古代传说中的宝剑名,用来形容虎邱寺内的宝剑锋利无比。
- 惟喜苏子瞻,材雄气犹猛。
注释:赞扬了苏轼的才华和气势,表明诗人对苏轼的敬仰之情。
- 细故弗记忆,凿空词场骋。
注释:虽然对琐碎的事情已不太记得,但诗人仍能在词场中尽情施展才华。
- 左右取逢源,聪明非壅哽。
注释:“左右取逢源”形容诗人左右逢源、游刃有余,而“聪明非壅梗”则是说诗人的智慧不会被阻塞。
- 我来凡三度,今昔祗俄顷。
注释:诗人三次来到虎邱,但时间似乎很短,转瞬即逝。
- 亦三叠其韵,小立春风冷。
注释:此处的“亦三叠其韵”可能是指在诗歌创作中,采用了重复押韵的手法,而“小立春风冷”则形容诗人在春天的微寒中站立。
- 观民有正务,偃息讵宜永。
注释:“观民有正务”可能是指观察民众的工作状态,而“偃息讵宜永”则表示不应让休息成为永远的习惯。
- 驾言返翠华,江城丽午景。
注释:这里的“翠华”可能是指皇帝出行时所乘坐的装饰华丽的车子,而“江城丽午景”则描述了美丽的江南景色。
- 借问兴所托,云外青莲影。
注释:“借问兴所托”可能是指询问自己为何而来,而“云外青莲影”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即在云端之上,莲花的影子若隐若现。
- 有暇当再临,名山订予请。
注释:表达了诗人想要再次游览这些美丽的地方的愿望,并表示愿意为此支付费用。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虎邱寺及其周边景观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修辞手法,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精细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体现了苏轼作为一位伟大文学家的独特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