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暮运百甓,习劳历厥躬。
亹不遑暇逸,讵学清谈崇。
昭烈叹髀肉,有志后先同。

【注释】

养正:指修养德行。图六十:即《六箴图》,六十幅画,每幅画都有诗和解释。

运甓:运砖砌墙的劳动。习劳:练习劳动。历:经历,这里指体验。厥躬:自己的身体。

亹(wěi):勤勉不懈的样子。不遑暇逸:无暇休息、娱乐。讵(jù):哪里。学谈:学习谈论。清谈:高谈阔论,不切实际的理论。崇:崇尚。

昭烈:三国时蜀汉先主刘备的字,这里代指刘备。有志后先同:有志于效法古代圣贤,希望后来者能够效仿自己的做法。后先同,意即后来者要能跟得上前人。

【赏析】

这首诗是《题养正图六十首》中的第四十二幅诗,其内容为运砖砌墙的劳动,练习劳动,体验劳动,并勉励人们勤奋学习,不要虚度光阴而崇尚空谈。

全诗以“运砖”起兴,以“习劳”结尾,中间部分通过描写运砖的过程,来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运砖,是一种极其辛苦的体力劳动,它锻炼人的筋骨,磨砺人的心志,也锻炼人的毅力。诗人用运砖的艰苦来说明劳动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在学习上要下苦功夫,刻苦努力,不能半途而废。

“朝暮运百甓,习劳历厥躬。”运砖需要勤劳刻苦,学习也要勤奋刻苦。“习劳”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学习的深刻见解,同时也表明了他对当时社会上存在的重文轻武、轻视实际学问等不良风气的不满,表达了他要求重视实践、反对空谈的坚定立场。

“亹不遑暇逸,讵学清谈崇。”在运砖的过程中,诗人没有闲暇去享乐,这难道是去崇尚清谈吗?这里的“清谈”指的是不切实际的高论。诗人强调的是实干精神,他反对那些只会空谈而不愿做实事的人。

“昭烈叹髀肉,有志后先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