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君致君乐,笾豆能无乱。
卜昼未卜夜,不过能救半。
传称兼仁义,阿好乃过赞。

【注释】

养正图:指《礼记》中“内则”篇所讲的礼仪。六十首:六十幅的图画,即六幅画。每幅画都描绘了古代圣贤的言行举止。

致君乐:使君王感到快乐。

笾豆:古代祭祀、宴饮等礼仪活动中所用的竹制礼器和木制食器。乱:杂乱无章。

卜昼未卜夜:白天不占卜晚上不占卜。

阿:通“婀”,舞动。

过赞:过分赞美。

【赏析】

这首诗是告诫君主要节制饮酒。前四句写酒之害,后四句写酒之利,劝戒之意明显。

首联两句,先讲酒之祸害,后一句点明“戒君节饮”。

“饮君致君乐”,饮酒能让人高兴,但过度就会损害君主的身体。“致君乐”,使国君高兴,即享乐的意思。这里用“乐”字来比喻“酒”,意谓过度饮酒,会使国君沉迷于享乐之中,从而耽误政事,危害国家。这两句话看似在说酒的危害,实际上是在告诫君主,不要沉溺于酒色之中,以免耽误国事。

颔联两句,接着写酒的好处。“笾豆能无乱”,是指宴会时笾豆整齐有序,没有混乱现象。这里的“笾豆”指的是古代祭祀、宴饮等礼仪活动中所用的竹制礼器和木制食器。这两句话是在说,虽然饮酒有害,但适当饮酒也有好处,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使人欢乐祥和。这两句话表面上是在说酒的好处,实际上是在暗示饮酒的度要把握好,不能过于放纵,否则也会带来危害。

尾联两句,最后总结前面的论述,强调节制饮酒的重要性。“卜昼未卜夜,不过能救半”,意思是说,白天不占卜晚上不占卜,虽然不能完全避免灾难的发生,但至少可以挽救一半的人命。这里的“救半”是指通过节制饮酒,减少因酗酒而死的人数,从而减轻国家的负担。这两句话是在说,节制饮酒对于维护国家安定、人民幸福具有重要意义。

整首诗通过对比的方式,阐述了节制饮酒的重要性。前四句写酒之害,后四句写酒之利。其中,“饮君致君乐”是警示君主不要沉溺于酒色之中;“笾豆能无乱”是赞美适当饮酒能够增进人们之间的感情,使人欢乐祥和;“卜昼未卜夜,不过能救半”则是强调节制饮酒的重要性,认为通过节制饮酒可以减少因酗酒而死的人数,从而减轻国家的负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