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之治河方,利合不利分。
合则挟沙行,分则其沙屯。
沙行流乃安,沙屯泛溢频。
其言如诚当,智乃过禹人。
九河非分何,何以免涨沦。
而今岂非合,徒见淤河身。
我来过大陆,马颊与鬲津。
今古势既异,空叹其迹存。
更张岂易言,而况见未真。
利不十不变,莫如流俗循。

诗句释义:

  1. “闻之治河方,利合不利分”:这里提到治理黄河的原则是“利合”,意味着应该统一行动来利用水资源的有利条件。
  2. “合则挟沙行,分则其沙屯”:如果统一行动(合),水流会携带大量泥沙前行;而分散行动(分),则会形成沙流的堆积(沙屯)。
  3. “沙行流乃安,沙屯泛溢频”:当水流挟带的泥沙较少时,河流流动平稳,不会出现泛滥的问题。而泥沙积聚太多,则会导致洪水频发。
  4. “其言如诚当,智乃过禹人”:这种说法似乎很有道理,但智者往往会超过古代的大禹。
  5. “九河非分何,何以免涨沦”:黄河的九个支流如果不分开管理,那么河水上涨和泛滥的情况就难以避免。
  6. “而今岂非合,徒见淤河身”:现在的做法是否真的是为了整体的利益而合并各部分呢?这只是一种表面的现象,实际上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7. “我来过大陆,马颊与鬲津”:我亲自到过黄河的大陆区域,那里有马颊河和鬲津河。
  8. “今古势既异,空叹其迹存”:现在和过去的情况已经不同了,只能感叹过去的遗迹仍然存在。
  9. “更张岂易言,而况见未真”:改变现状并不容易讲得明白,更何况要看到事情的本质。
  10. “利不十不变,莫如流俗循”:即使利益不是十全十美的,也不如遵循现有的习惯。

译文:
治理黄河的原则是“利合”,即统一行动以利用水资源的有利条件。如果统一行动(合),水流会挟带大量泥沙前行,导致洪水频发;而分散行动(分),则会使沙粒在河道中积聚成沙流,造成泛滥。这种说法似乎很有道理,但智者往往超越古人,认为现在的治理方式并不真正解决问题。黄河的九个支流如果没有分开管理,那么河水上涨和泛滥就难以避免。我亲自到过黄河的大陆区域,看到了马颊河和鬲津河。现在和过去的情况已经不同了,只能感叹过去的遗迹仍然存在。改变现状并不容易讲得明白,更何况要看到事情的本质。即使利益不是十全十美的,也不如遵循现有的习惯。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黄河治理的描述,反映了对统一行动与分散管理的不同看法。诗人认为,在治理黄河这样的大型水利工程中,应该坚持统一行动的策略,这样可以更好地利用水资源,避免洪水的发生。然而,诗人也意识到这种统一行动可能会导致泥沙的大量积聚,从而引发洪水泛滥的问题。诗人通过对比古代大禹的智慧和现代治理方式的差异,表达了对当前治理方法的批评。诗人认为,真正的智慧在于能够超越古代的局限,找到更有效的方式来应对现代的治理挑战。

诗中还提到了黄河的九个支流如果没有分开管理,那么河水上涨和泛滥就难以避免。这表明诗人对河流治理的关注不仅仅局限于主河道,而是扩展到了整个流域。诗人的这种关注体现了他对自然和社会现实的深入思考和理解。

诗人表达了对现有治理方式的看法:即使利益不是十全十美的,也不如遵循现有的习惯。这表明了诗人对于变革和创新的态度,他认为在某些情况下,遵循传统的治理方式可能是一种更为稳妥和有效的策略。

整首诗通过对黄河治理的描述和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和治理问题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